王家在幾個月前剛迎來一名龍寶寶,本來開開心心在白天幫忙照顧「金孫」的王奶奶,最近卻陸續出現夜晚失眠、脾氣易怒的情況,常常和人發生口角,讓家人感覺不解,為什麼寶寶出生後,憂鬱的人不是媽媽,而是奶奶?來聽醫師怎麼說!
【名醫快答】
台安醫院精神科與心身醫學科醫師陳震宇回答:
現代職業婦女比例高,許多女性在產假結束後就馬上回到工作崗位,並將寶寶托給家中長者照顧。雖然多數長者很樂意幫忙照顧寶貝的孫子,但小孩子的作息很難有規律,一會兒哭著要喝奶,一會兒要換尿布,一下子睡得香甜,一下子卻又要人陪著玩耍,容易干擾照顧者原有的生活步調和規律性,因而容易發生失眠的情況。
另一方面,如果寶寶父母親和奶奶的育兒理念不同,無形中也會增加奶奶照顧時的心理負擔,甚至擔心寶寶生病時,兒子和媳婦會反過來責問她照顧不周。
長期累積下來的作息不規律、失眠和照顧寶寶所承擔的壓力,很容易讓照顧者不同於平常的情緒反應,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發脾氣等。
面對這樣的情況,家人可嘗試靜下心來好好溝通,討論出一個最適合且舒服的因應模式,各自分配能照顧寶寶的時間,且尋找共同的教養模式,藉以改善睡眠干擾和育兒理念不同所帶來的壓力。
【小編叮嚀】:照顧寶寶真的很辛苦,不僅白天作息被打亂,夜晚也很容易被哭聲吵醒,睡眠嚴重失調之下,壓力無法獲得抒解,自然也不會有好心情,所以適度讓照顧者休息、調劑一下身心吧!(記者駱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