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罰」(physical punishment)是很多人童年時的共同回憶,也是台灣父母親很常使用的教養方式,過去大家認為疼痛的記憶會使人記住錯誤,但多數教育學者顯然不能苟同。加拿大研究員近日在知名《Pediatrics》期刊上發表論文,表示童年時代的體罰記憶,會增加日後出現精神疾病的機率,即便像是推肩膀、揪耳朵這類隨手動作,都有可能留下陰影。
美國《時代雜誌》(Time Magazine)2日報導,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University of Manitoba)的研究員針對超過2萬名20歲以上的美國年輕人進行調查,意外發現成年後不穩定的精神狀態,跟童年時的體罰記憶息息相關。
扣除掉部份極端的肢體傷害,如揮拳毒打、燒燙傷或性侵害,只要小時候常被父母不經意地用力推拉或賞耳光,長大後出現情緒管理障礙、憂鬱症、酒精藥物濫用或厭食暴食的情況,硬是比一般人多出1.4到1.6倍。
多數父母的育兒經驗裡都認為體罰有其必要性,疼痛會產生嚇阻作用,加深對錯誤行為的反省。亞洲小朋友普遍都有被體罰的經驗,而西方人雖然強調「無疼痛懲罰」的教育理念,但父母偶爾也會情緒失控而施力過當,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陰影。
研究人員強調,並不是任何一次的體罰都會產生負面影響,但如果父母慣性地使用「暴力」,而不嘗試用較理性的懲罰方式,孩子只能隱忍滿腹委屈,卻始終不清楚自己錯在哪裡,情況反而更糟。她建議採取類似「沒收獎勵」(remove rewards)等方式,剝奪孩子做某些事情的自由和權利,讓他們深刻體會那種失落又無奈的感覺,效果反而比生理上的疼痛來得顯著。

壓力大無法調適 精神疾病患者倍增
爭議!研究:大麻葉萃取物可治精神分裂
台大解密腦神經纖維 有助預防精神疾病
台灣之光!長庚婦癌權威賴瓊慧當選國際女醫師協會副理事長暨亞太地區主席
乳房有硬塊不是乳癌 ,竟是罕見肉癌!治療重點:腫瘤切除乾淨避免復發
白內障年輕化3大元凶!醫示警:高度近視恐讓白內障提早10年找上門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