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患癌症,很难用「积极治疗就对了」一句话轻松带过!23岁陈先生大学时因脖子不明肿块确诊淋巴癌,积极配合医嘱治疗,却在赴日留学时复发,再度接受化疗和健保给付的标靶药物巩固治疗,目前病况控制稳定。然而,并非所有癌友都如此幸运,可以受惠于健保,许多癌友因经济因素,陷入自费用药与消极等死的挣扎中。
男罹肺癌脑转移肿瘤多达8颗,不符合加马刀治疗健保给付资格,不得不全自费救命
今年46岁的阿煌,2年多前确诊晚期肺腺癌合并脑转移,脑中肿瘤多达8颗,因不符合加马刀治疗3颗以下的肿瘤健保给付资格,不得不全自费救命。为了每月约17万元的医药费,阿煌耗尽半生积蓄,只好回到已顶让出去的机车行当员工,继续机车修理师傅的工作,每天口罩戴紧紧,帮客人修车以储蓄治病活下去的基金,若是健保能出一些,自己再出一点,一定能大大减轻经济压力。
另1位癌友社工师Jenny,27岁因胃痛多次就诊,意外发现肝脏内有个近2颗垒球大小的16公分肿瘤,确诊为第3期胆管癌。刚开始接受健保化疗,但随着肿瘤失控,在家人支持下,3年多自费逾百万接受免疫合并治疗、标靶治疗。年轻的Jenny,正值高度社会生产力的年龄,期盼能在有能力负担的情况下得到最好的治疗,兼顾工作不至于连累家人。
阿煌与Jenny的故事与心声,也是许多癌友的生活写照与殷殷期盼!对此,台湾癌症基金会、台湾年轻病友协会与中华民国乳癌病友协会,日前向卫生福利部递交政策建言书,设立「台湾癌症新药多元支持基金」,作为癌症新药申请健保生效前的过渡型支持措施。并期盼藉由基金的设立,避免癌友因经济因素,面对救命新药,在等待过程中「看得到、吃不到」,陷入「有钱判生、没钱判死」的挣扎。
给付生效等待时间长、给付涵盖范围限缩 癌友面临自费用药抉择
自全民健保开办以来,国人平均余命增加6年,癌友的5年相对存活率从开办前的40.7%,增加到59.7%,应归功于健保优质的照护与新兴医疗科技的快速进展。然而,「给付生效等待时间长」、「给付涵盖范围限缩」,以致相关支持团体在第一线服务过程发现,许多癌友必须面临是否自费使用新药的困难抉择!
台湾癌症基金会执行长暨肿瘤科教授赖基铭说,台湾将于2025年进入超高龄与少子化社会,社会人口结构剧烈改变,让我们不禁对健保永续与癌友权益感到忧心。自己也常面临在治疗病人时,即便有很好的治疗武器,却因健保尚未给付,病人因经济状况付不起而无法使用,主要因为近年来癌症治疗的新药新科技快速研发,费用高昂,财务冲击太大,要纳入健保给付相对困难,不仅通过给付的时间长,给付范围也是严格限缩;而癌友付不起高费用癌药,面临生死抉择的困境,有些癌友可能在等不到新药健保给付即离开人世。
台湾癌症基金会副执行长蔡丽娟指出,根据2013到2020年的资料显示,癌症新药从申请健保到给付生效,平均需要730天,而非癌药为396天,给付速度远远落后。而2019年癌症新药通过健保给付之适用病人涵盖率则显示,癌症新药即便获得健保给付,给付范围也严格限缩,大概仅涵盖3成癌友可即时获得健保给付。
台湾病友联盟陈韦翰秘书长表示,随着医疗需求持续扩大,健保的财务困境只会日益严峻,今年健保医院总额的新医疗科技预算下降17%及扩增给付的预算也下降39%,两者预算皆下降的现况,恐会让现今的给付困境雪上加霜。目前仍有许多未被满足的病友需求,都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唯有开始改变才有机会更好的保障病友们。
设置「台湾癌症新药多元支持基金TmCDF」 照护癌友兼顾健保永续
蔡丽娟副执行长进一步表示,今年健保总额突破8000亿大关,达8095.62亿元,较去年约增加了260亿元,成长率为3.32%,但回顾过去几年健保总额的成长率大概在4~5%,然而癌症药费每年成长幅度约10%,比健保总额的成长率高出一倍,即使去年初健保费率调涨从4.69% 至现行的5.17%,对健保财政结构仍是治标不治本 ,这导致健保审议得在永续经营与病友治疗权益之间做出艰困的选择。而站在以病友为中心的思维,必须更前瞻思考超高龄社会与新药新科技快速进展的冲击,是否有一过渡型支持机制,在救急救命的同时,减轻癌症家庭的自费负担,提升癌症新药的可近性。
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台湾癌症基金会与多个病友团体提出「台湾癌症新药多元支持基金(Taiwan multi-support Cancer Drug Fund, TmCDF),并于日前向政府提交政策建言书,希冀有关单位能参采。
蔡丽娟副执行长说,台湾癌症新药多元支持基金是在全有、全无之间,于健保体制外,以额外财源支持癌症新药的基金,融入多元参与,同时兼顾照顾经济弱势病友,并确保健保永续发展。
此基金最大的特色是与全民健康保险制度相辅相成,让癌友在面对医师建议采用健保尚未给付之癌症新药治疗时,所需之自费负担,得以控制在一般癌症家庭可承受的范围内。癌友团体齐声援,为癌友最佳照护及健保永续共同努力。
有多个病友团体响应,共同呼吁政府推动「台湾癌症新药多元支持基金TmCDF」让癌症新药更可近。台湾年轻病友协会理事长潘怡伶指出,20-64岁是台湾重要的经济劳动力,也是家庭的重要经济支柱,提供疗效更好、副作用更低的癌症新药,改善存活期,长期稳定控制病情,让癌友可以回到职场,回归正常生活,是当务之急,期待未来藉由TmCDF基金的设立,保障社会中坚份子的经济生产力。
「台湾癌症新药多元支持基金」政策建言书希冀政府有关单位能参采,本着以病友为中心的思维,评估设立「台湾癌症新药多元支持基金TmCDF」之可行性,与全民健保相辅相成,以前瞻、永续、多元参与的精神,务实面对超高龄社会与新药新医疗科技快速研发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