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為止,癌症依舊是令人聞之色變的「不治之症」,能不能夠治癒,除了看患者的意志力,多半也需要一些運氣;為了對抗這個頑強的「對手」,由英國研究團隊主導的「癌症資料庫」編纂計畫在歷經多年努力後,今天宣布大功告成,此舉將有利醫療人員跟科學家進行癌細胞的分析,並更精準地研發出新的治療方法。
英國國家廣播電台《BBC》今日報導,劍橋桑格研究院(Sanger Institute)聯合美國、法國和瑞士多國癌症研究中心宣布,已成功建置一套線上的「癌症資料庫」,當中分析多達600種癌症細胞株(cancer cell lines)和130種抗癌藥物,找出了兩者間的互動關係,包括哪些藥物針對特定癌細胞有效,又哪些癌細胞已對既有的藥物產生抗藥性等,進一步推測癌細胞的演變軌跡,方便研究人員進行新藥的開發。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出刊的《自然》(Nature)期刊上。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不易之處在於他們試圖去「解碼」癌細胞的基因序列,常常發現單一藥物只能針對當中部分的基因產生反應,又癌細胞在每個病人身上都會出現變異,因此以往的臨床實驗中都無法成功研發出「立竿見影」的標靶藥物。這個資料庫的建立將有助於發展「客製化」(personalized)的抗癌藥物,降低侵入式或大規模破壞治療的次數和副作用,讓患者得到更有效率的療癒。
攤開國內外年度十大死因,可以發現癌症永遠榜上有名,而幾個好發在特定部位的癌症致死率更是居高不下,就算是及早發現也並不一定保證會痊癒,唯有透過基因分析對症下藥,才能一舉殲滅癌細胞的擴大和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