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7/23 下午 06:31:20

口腔癌易復發轉移 術後張口度復健關鍵

(關鍵字: 口腔癌楊榮武口腔黏膜下纖維化

口腔癌是極容易復發及生長次發性原發癌,復發的病例中,將近90%都是在原來的病灶區。醫師指出,長期嚼食檳榔易引發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治療後最關鍵的張口練習復健,常讓患者生不如死;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習慣的人,罹患口腔癌比例為一般人123倍,而黏膜下纖維化症就是口腔癌前病變,千萬不可小覷。

新樓醫院一般外科,以特定手術方式全心地治療下,95%以上的中晚期口腔癌患者療程結束後(包含電療)8個月,張口度仍可達3公分。(圖片提供/台南新樓醫院)
新樓醫院一般外科,以特定手術方式全心地治療下,95%以上的中晚期口腔癌患者療程結束後(包含電療)8個月,張口度仍可達3公分。(圖片提供/台南新樓醫院)

台南新樓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楊榮武表示,口腔癌佔台灣男性10大癌症死因的第4位,近40年來,男性口腔癌死亡率更激增4倍,其中又與嚼食檳榔、抽菸、喝酒有密切關係。

台灣的口腔癌大多是罹患在頰黏膜(嘴皮)、嚼食檳榔造成的黏膜下纖維化(嘴皮變硬)、手術後的疤痕、放射治療(電療)後的後遺症等都會造成張口度變小。嚴重的患者術後張口甚至不到1公分,嘴巴張不夠開醫師就看不清楚,看不清楚就有可能沒有發現癌症復發,而延誤早期治療,所以追蹤口腔癌復發的關鍵因素就在張口度。

尤其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症為一種侵襲性、慢性發炎的纖維病變,臨床上症狀包括灼熱痛感、口腔潰瘍、味覺障礙、黏膜固有層的纖維彈性減低,上皮層萎縮因而導致其僵硬現象,引起牙關緊閉、開口受限、飲食困難等現象。

醫師楊榮武(中)表示,長期嚼食檳榔易引發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治療後最關鍵的張口練習復健,常讓患者生不如死。(圖片提供/台南新樓醫院)
醫師楊榮武(中)表示,長期嚼食檳榔易引發口腔黏膜下纖維化,治療後最關鍵的張口練習復健,常讓患者生不如死。(圖片提供/台南新樓醫院)

楊榮武醫師表示,張口度在2公分以下就很難完整地檢查口腔的每一個角落。新樓醫院口腔顎面外科治療的口腔癌患者中,60%是第3期及第4期的中晚期口腔癌,術後都須要配合整形外科以顯微手術重建游離皮瓣、放射治療科輔助放射治療(電療),及血液腫瘤科輔以化學治療。

雖然所施行的治療必將影響張口度,但是新樓醫院一般外科,以特定手術方式全心地治療下,也就是在手術中切除3處閉口肌肉,臨床發現,95%以上的中晚期口腔癌患者療程結束後(包含電療)8個月,張口度仍可達3公分,未來只要持續規律地練習張口,維持3公分的張口度是可預期的。

張口度的改善除了兼顧到門診追蹤之外,對口腔衛生的清潔照顧、牙齒的治療等生活品質的改善更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子。楊榮武醫師強調,術後張口練習是恢復張口開度關鍵,必須借助張口器,每天最少3次、每次10分鐘、連續3星期,將張口器深入口腔,緊靠上下排牙齒,開口最少要撐到4公分,但復健過程非常疼痛,高達50%病患都無法忍受而放棄,拖過了復健黃金期後,想要增加口腔開度已毫無效果。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