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衛生署統計民國九十八年國人十大死因,大腸癌為癌症死因第三名。根據萬芳醫院臨床經驗發現,許多民眾畏懼大腸鏡檢查,甚至是已經檢查報告成陽性反應的民眾,仍然不願意做大腸鏡檢查,因此本院消化內科在門診調查後發現,民眾懼怕接受大腸鏡檢查的主因,竟然是因為擔心怕知道自己的大腸癌的真相,第二名才是怕痛;但是事實上,大腸癌是可預防的,早期發現大腸癌可大大提高其治癒率,故大腸癌篩檢能有效減低高危險群民眾的死亡率。
萬芳醫學中心消化內科主任粟發滿醫師對亞洲人罹患大腸癌的情況進行細部了解,發現在兩岸三地的華人中,大腸癌與其他癌症逐年下降的趨勢不一樣,不僅罹患的民眾年輕化,其發病率更在華人社會中逐年上升,直逼西方社會。
中國大陸城市登記顯示90年代比70年代大腸癌發病率上升了32%,大腸癌在中國大陸所有腫瘤發病率中已排名第5位。而且最近其上升趨勢更明顯,上升速約為每年4.2%,遠超2%的國際水準,現在中國大陸每5分鐘就有1人死於大腸癌。在中國大陸,城市發病率高過農村;中國大陸大腸癌高發病率區域主要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以蘇浙滬三地發病率最高,如上海市區男性中的發病率為48/10萬人,在女性中則為45/10萬人,這一發病率已接近西方發達國家。
至於香港中文大學與亞洲14個城市合作的一項研究則發現,香港是東南亞地區大腸腫瘤發病率最高的地區,也確認大腸癌已上升為香港癌症發病率的第二位,目前香港每年因大腸癌死亡之人數達1500名,數字連年上升,且有年輕化趨勢。
早期發現大腸息肉並且去除就能夠預防大腸癌,萬芳醫學中心建議,年齡50歲以上無症狀者,每1~2年作糞便潛血檢查,平均3~5年作一次大腸鏡篩檢,如為高危險群,則應考慮增加大腸鏡檢查的頻率,足見大腸鏡篩檢的重要性。
目前已有無痛式胃腸鏡檢查,是經由靜脈注射短效之鎮靜藥物來達到止痛、鎮定和阻斷痛苦的感覺;觀察受檢者在達到半睡眠狀況下始進行檢查。採取完善的麻醉監測設備(血氧監視器、心肺生理監視器、氧氣等設備)全程照護,從檢查前諮詢與評估、檢查中麻醉到檢查後恢復。檢查中不會有任何不適之感覺,故受檢者可以最愉快輕鬆的心情,在麻醉沉睡狀況下,接受完整、安全的腸胃鏡檢查,故可降低焦慮及痛苦不適感。
值得注意的是,大腸癌病患的一等血親家屬,例如父母或兄弟姐妹,都屬於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群,他們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至少兩倍!雖然大腸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三位,每年平均約有四千多人死於大腸癌。但根據近幾年的統計,大腸癌已經超越肝癌成為國內癌症發生率的第一位,因此建議年滿50歲以上的民眾,一定要每兩年做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測試大腸癌篩檢,如果有家族病史,甚至要提早到30歲就開始定期篩檢,平常也要多運動、不熬夜、多吃蔬菜水果,少碰油炸燒烤食物,才能有效預防大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