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是不是要一辈子吃药?」「避免接触过敏原有效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常是不少家有过敏病患会想知道的疑问,目前医学上对于过敏性鼻炎并无任何特定物药或手术可完全根治,医疗上是采用最少药物、最短用药时间来治疗,将不适症状改善至最低情况。
临床遇过有过敏性鼻炎病患会担心药吃久了无效?台北市立联合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阳明院区医务长黄弘孟表示,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很多,医师会视病患过敏严重程度开处方,包括抗组织胺、类固醇鼻喷剂、鼻黏膜血管收缩剂、咽达永乐、抗胆硷剂与白三烯调节剂,每种药物都有作用机转与特殊性,医师也会考量剂量、药物交互作用、肝肾代谢等因素,调整药物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药局中随处可见的鼻黏膜血管收缩剂,适用于急性期的鼻炎,有助于快速使肿胀的下鼻甲黏膜收缩变小,缓解鼻塞的不适,因此,不少人最初使用觉得效果绝佳,但如果连续使用超过10天以上,将可能让人产生依赖性,以及黏膜上皮被破坏的副作用,最终可能导致药物性鼻炎,甚至变成萎缩性鼻炎,最后鼻腔内没有绒毛,无法过滤外来脏空气与异物,就会发出臭味,变成所谓的「臭鼻症」。
黄弘孟强调,现在耳鼻喉科医师开的类固醇鼻喷剂,多属于新型的鼻喷剂,药物仅集中于鼻黏膜作用,随血液运行至全身机率低,加上类固醇含量少,很容易被身体代谢,这通常在长期治疗药物中,被认为对于各种症状缓解效果最好,但仍须视个人状况而定,或者也可并用第二代口服抗组织胺同时治疗,若症状已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藉药物难以缓解时,则考虑采用手术治疗。
过敏原通常是造成过敏的源头,但过敏原可能来自尘蹒,必须多管齐下,包括床单的消毒清洁,减少使用窗帘、地毯,少接触绒毛玩具、空气清净机的使用等,或者过敏原也可能来自其他原因,生活中一起预防,也有助于减少药物使用,及缓解症状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