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高一的「青青」最近耳朵「常听到自己讲话回音」、「感觉闷闷的」,甚至怀疑「听力退步」,做完听力检查后却无任何异常,不过医师发现她装了牙齿矫正器,因此体重激瘦4公斤,研判应是短时间体重减少,导致负责耳咽管关闭的脂肪垫流失,造成耳中压力不平衡,引起「耳咽管开放症」,建议增加体重后症状就会好转。
「耳咽管」是连接中耳腔到鼻咽部的管道,主要功能为调节耳膜内压力
亚洲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部长田辉绩表示,「耳咽管」是连接中耳腔到鼻咽部的管道,主要功能为调节耳膜内压力,类似一个活门,正常静止下会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调节耳压时,人体会透过吞咽、打呵欠等动作,暂时打开耳咽管,将空气从鼻腔送入耳朵内以平衡内外压力,关闭时可避免来自鼻咽腔的细菌逆流至中耳腔,造成中耳炎。
*「耳咽管开放症」引起原因:怀孕、甲状腺亢进、过度减肥等 *
但田辉绩医师指出,成人耳咽管长度仅约3.5公分,包括怀孕、甲状腺亢进、过度减肥或其他原因体重下降太快,就会影响耳咽管关闭,产生「耳咽管开放症」,除了感觉耳朵闷闷的,也会听到耳鸣声或者自己呼吸心跳,甚至觉得听力变差、头晕与头痛等症状。
女学生起初反映症状包括上课听不清楚、耳朵内有空气流动的声音,以及自从装上牙齿矫正器后,听力退步变得更加明显,细问之下,发现三个月前她才装上矫正器,之后因咀嚼困难,每天进食量大减,体重一度降了4公斤,因而研判应该是短时间激瘦所引起的「耳咽管开放症」。
田辉绩医师建议,只要稳定进食逐渐恢复体重,听力状况就会大幅改善,也可以选择平躺或弯腰低头快速缓解症状,但若症状持续且严重,则必须考虑经鼻内视镜耳咽管开口玻尿酸注射,也提醒患有耳咽管开放症的民众可以多喝水,保持鼻腔内的黏膜适当湿润,减少耳咽管漏气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