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许瑛倢医师以鼻内视镜检查,发现高小姐鼻黏膜肿胀、发红,加上她长时间使用鼻喷剂的病史,诊断为「药物性鼻炎」,除了请病人即刻停药外,也以药物治疗,让高小姐的鼻塞问题顺利缓解。
鼻塞用药改善方式包括:口服抗组织胺、鼻喷剂两种
所谓「药物性鼻炎」,是指药物不当使用,造成鼻腔黏膜发炎的病症,容易发生在长时间使用「血管收缩剂」的鼻喷剂患者。许瑛倢医师指出,鼻塞改善方式包括:移除过敏原、蒸气治疗、鼻腔冲洗等,用药则有口服、鼻喷剂两种,口服药物常见为「抗组织胺」。
鼻喷剂依成份可分为:「抗组织胺」、「类固醇」、「血管收缩剂」三种
鼻喷剂依成份可分为「抗组织胺」、「类固醇」、「血管收缩剂」三种,快速有效的鼻喷剂大多成分是血管收缩剂,使用后能马上收缩鼻腔黏膜血管,缓解鼻塞;但若长期使用,就会使血管疲乏,造成血管扩张、无法收缩,出现越喷越塞的情况。
若鼻腔血管扩张严重,药物无法有效改善时,可施以鼻肉削除手术
当耳鼻喉科医师发现病人鼻腔黏膜肿胀、发红,又有长期使用鼻喷剂的习惯,多会诊断为「药物性鼻炎」,并请病患停药,改开立其他治疗药物,让鼻腔血管恢复弹性;但若血管扩张严重,大幅影响生活品质,且药物无法有效改善时,就会视情况与病人意愿,施以鼻肉削除手术,扩大鼻腔空间,改善呼吸。
血管收缩类型的药物,切勿连续使用超过一周
许瑛倢医师醒,「鼻喷剂不是不能用,但要留意药物的使用说明,血管收缩类型的药物切勿连续使用超过一周。」鼻喷剂可改善过敏、鼻窦炎造成的鼻塞症状,但是鼻中膈弯曲或鼻腔肿瘤的鼻塞患者对药物则无明显反应。因此,民众应先厘清自己的鼻塞原因,就医以对症下药;若不得已要自行购买药品的话,则要清楚欲购买的药品种类与注意事项,无法有效改善时务必就医,由医师进一步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