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浮潜、水肺潜水、自由潜水等潜水活动正热门,IG上满满的潜水美照更是让人趋之若鹜。尤其是,台湾四面环海、离岛多,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对于潜水爱好者来说更是梦幻天堂。不过,具有海底医学专科专业的蔡凯喻医生提醒,避免潜水潜出问题,民众一定要多加注意。特别是,潜水过后如果出现头晕、头痛、胸痛等身体不适,应积极就医较有保障。
避免潜水过程或潜水后出现不适?3物理原理非知不可!
耳鼻喉暨头颈外科专科及高压氧暨海底医学专科蔡凯喻医生表示,一般来说,目前常见的潜水方式主要有浮潜(snorkeling)、背气筒的水肺潜水(SCUBA diving),以及不背气筒的自由潜水(free diving)3种方式。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民众采取何种潜水方式,都可能因为下列3个物理原理,导致身体在潜水过程或潜水后出现不适。建议民众在正式从事潜水活动前,应多加小心谨慎,最好先寻求有潜水教练证的专业教练,学习相关技巧为佳。
原理1/水压的变化:
一般来说,当人体每下潜10公尺时,压力会增加1大气压,算是满急遽的压力改变。
原理2/波以尔定律:
在固定的温度下对气体施加压力,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这就造成身体的空腔在下潜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挤压伤(barotrauma)。至于人体有哪些空腔呢?举凡,中耳、内耳、鼻窦、牙周、喉与气管、肺部,以及肠胃等都是身体的空腔之一。

強化身體保全系統!中醫師有秘方,3要2遠離原則+漢方雞湯調節免疫力
口罩戴到皮膚癢、過敏、耳朵痛?4方法幫你KO常見戴口罩困擾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骨質疏鬆?5個好習慣調控荷爾蒙分泌,打造「績優骨」
肩膀疼痛治不好,竟是「雲霧狀血管」增生作祟!微導管栓塞術擺脫疼痛
造成催產素低下的4個原因!面對面社交連結、正向自我對話助催產素上升
慢性便祕或咳嗽恐害子宮脫垂!張瑜芹醫師:預防子宮脫垂5個重要方法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