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拔罐疗法的禁忌
虽然拔罐疗法有诸多好处,但是也有一些患者或人体的某些部位是不适宜拔罐的。这些被称为「拔罐疗法的禁忌」有以下几种:
精神病、水肿、心力衰竭、活动性肺结核等病症不适宜拔罐。
患急性骨关节软组织损伤者,患病部位不宜拔罐。
关节肿胀或严重水肿者,不宜拔罐。
皮肤溃烂者,不宜拔罐。
患有严重过敏者,不宜拔罐。
患有传染性皮肤病者,不宜拔罐。
皮肤肿瘤患者,不宜拔罐。
患有出血性疾病者,不宜拔罐。
颈部以及其他体表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不宜拔罐。
眼、耳、乳头、前后阴、心脏搏动处、毛发过多的部位,以及骨骼凹凸不平的部位等,均不宜拔罐。
拔罐疗法对诊病的意义
拔罐不仅可以治病,而且对于判断疾病的性质和轻重程度,也有不小的帮助作用。
- 拔罐对诊病的意义
透过观察拔罐部位皮肤的变化,就可以推断疾病的性质,下面就试举几例加以说明这个问题。
如果在拔罐处的皮肤上有轻微出血的现象,而且还出现紫色块状,就说明皮下毛细血管可能已经受损。导致受损的原因可能是由风疹、麻疹以及猩红热等疾病引起的。这时就要做好相关疾病的防治工作。
在患者的肩井穴上拔罐后,如果出现紫色斑点,很有可能是患者有气郁型颈椎病;如果紫斑颜色很深且伴有局部发热,那么患者很可能是体内热毒炽盛;如果没有紫斑出现且没有发热现象,那么患者很可能是气虚或阳虚。如拔罐后,患者局部皮肤有轻微搔痒或皮纹出现,那么很有可能是受到风寒引起的。
拔罐后,如果患者被吸拔部位的皮肤上出现许多小水疱,那么就说明患者很有可能发生水肿。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和内分泌系统疾病都有发生水肿的可能。所以此时患者要先查明自身有无此类疾病。除此以外,营养不良和某些寄生虫疾病也可能导致水肿。
- 拔罐对判断疾病轻重程度的意义
如果患者在每次拔罐治疗后,发现吸拔部位皮肤颜色皆逐渐变深,就说明自己的疾病在逐渐恶化;如果发现吸拔部位皮肤颜色逐渐变浅,那么就说明疾病正在逐渐好转。据此说明,拔罐对判断疾病的轻重程度和疾病是否正在好转,是有一定的公信力的。
本文由《人类智库》出版社提供,摘录自《对症拔罐除病痛》一书,原着健康中国名家论坛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