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5/18 下午 06:06:27

內視鏡的新視界:氣囊輔助性小腸鏡(上)

(關鍵字: 腸套疊 , 章振旺 , 小腸鏡

游先生是一名67歲的男性,因為間歇性腹部絞痛所以到院就診,詢問病史發現病患過去曾有B型肝炎,但病人的腹部理學檢查只有輕微腹脹,腸蠕動正常無特別壓痛點,進一步安排腹部超音波發現似乎有小腸腫瘤或腸套疊,因此為他安排了腹部斷層掃描,可惜的是並無發現明顯的病灶,直到安排了單氣囊小腸鏡作進一步檢查,在空腸約胃幽門以下220公分處發現腸壁不正常增厚及腸腔狹窄,後來以小腸鏡定位後開刀,術後發現是少見的小腸淋巴癌。

在單氣小腸鏡下發現空腸腸壁增厚及狹窄。(圖片提供/馬偕醫院)
在單氣小腸鏡下發現空腸腸壁增厚及狹窄。(圖片提供/馬偕醫院)

內視鏡的起源

消化道的各個器官包覆於人體深處,要診斷這些器官的疾病需借助各種相關器械;胃鏡、大腸鏡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工具正是腸胃科醫師最依賴的內視鏡工具。

最早的內視鏡工具可追朔到十九世紀初,由波契尼醫師(Dr. Philipp Bozzini, 1773-1809)在1806 年所發明,它是以燭光作為光源來觀察人體內部,經過了長久時間發展,目前內視鏡已是相當普遍的技術;另一方面隨著的技術科技進步,醫療技術也不斷推陳出新,對於無法以傳統胃鏡或大腸鏡檢查的器官,如小腸,現在也有膠囊內視鏡或氣囊輔助性小腸鏡可以使用。

小腸在腹腔內,它連接著胃跟大腸,長度大約有3-6米,一般的胃鏡及大腸鏡的長度只有1-1.8米,只能到達部分小腸;所以當小腸發生問題,不管是要診斷或治療小腸的疾病都很困難,所以在過去對於小腸這塊黑暗地帶,只能以症狀配合其他影像診斷工具如小腸鋇劑攝影、斷層掃描來猜測,有時還得把病人的腹腔打開才知道答案。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