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鸡场今年首度出现高病原性H5N2禽流感疫情,并有3名接触者被检出血清抗体呈阳性反应,学者表示无疾病症状不代表不会传染人,因为病毒若逐渐适应宿主,一旦突变就可能快速造成人群间传播,由于陆禽鸡是由呼吸道传播禽流感病毒,呼吁密集接触的家禽业者,作业时应戴口罩来减少感染。
台大公卫学院今24日举行「H5N2公卫视野论坛」,台大流行病学与预防医学研究所教授金传春,应邀谈禽流感在公共卫生的重要性,她表示禽流感在流行病学传播链上扮演「特洛伊木马」的重要角色,一来过去已有科学证据显示人类的流感病毒,均有来自禽流感病毒的基因;二来禽流感病毒若久居某处,就可能提供部分基因片段感染其他宿主,可能产生不同的组合病毒而快速散布。
因此,金传春教授指出禽流感病毒若感染到猪或人类时,即使一开始呈现无疾病症状,但这可能只是障眼法,让禽流感得以渐渐适应于宿主,若储蓄有大量病毒感染、再经由突变,就可能快速造成人群间传播。
金传春教授指出,目前虽然H5N2禽流感还没有人类病例,但从已经证实会传染人的H5N1禽流感的经验,全球至今年4月累计602例,但血清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实际感染H5禽流感者远比患病人数高,高危险群包括参与屠杀禽类工作人员、兽医畜牧人员、照顾H5N1的医护人员、禽场工作而无妥当清洁习惯者、在疫情近处水中游泳者。
金传春教授说:「病毒什么时候会突变,只有上帝才知道。」她表示目前国内对鸡场的防疫缺乏主动性,如同碰运气看疫情是否发生,有些基本的防疫应先做起,比如已知陆禽鸡是由呼吸道传播禽流感病毒,家禽业者作业时就应落实全面戴口罩,透过减少感染风险才是重要的防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