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台灣的大腸直腸癌約只有10%是用腹腔鏡微創手術的方式完成切除,與歐美各國的比例相當。台南署立醫院3年來,用腹腔鏡微創手術,共完成25例,滿意度高達9成以上,病患的手術併發症相當低,術後較不痛苦,且生活品質較佳,而病患腫瘤切除後的復發率也比傳統剖腹手術低。
署南外科許凱熙主任表示,大腸癌微創手術包括了傳統腹腔鏡手術,以及較新的單孔腹腔鏡手術,其中在大於65歲,包括最高齡達83歲之老年族群大腸癌病人,接受大腸癌微創手術之比例,更是占了1/3以上,其共通特性皆是術後傷口疼痛減少,老年易產生之併發症也同時下降,最後能迅速復原出院,成效良好。
以83歲病患為例,當事人罹患大腸癌的2期,利用腹腔鏡微創手術的方式完成切除,術後並沒有林巴轉移現象,相當成功;不過要注意的是,病患實施腹腔鏡微創手術,必須經過術前審慎的評估,例如病患腫瘤的期別、身體肥胖的程度、外科醫師本身的能力,及醫院的設備等等。事實上,究竟要選擇怎樣的術式是取決於外科醫師本身的訓練背景,或是病患對各種術式的認知。
許凱熙主任表示,隨著老年人口快速成長,隨之而來的便是慢性病盛行率的上升,而癌症便是和老化有高度相關的人類重要死亡原因之一。以台灣地區而言,從1982年至今,癌症每年都蟬聯10大死因之首,而在國內所有癌症中,大腸癌從2009年起已躍居為發生率最高之癌症,每年可多達一萬例,可以預見不久的將來,隨著人口急遽老化,因大腸癌而必須接受手術治療之老年族群也勢必增加。
不過腹腔鏡微創手術不是十全十美的手術,尚待改善的空間包括當晚期癌侵犯至鄰近器官時,沒有把握全部切除,也無法如剖腹手術一般可以做到外側的骨盆腔淋巴結廓清;對低位直腸癌,由於其沒有腹膜覆蓋,故腫瘤切除過程比其他部位大腸直腸較具腫瘤細胞脫落的危險,再者當欲截斷遠端直腸繫膜(mesorectum)時,由於受機械限制,要做到很精準有其相當的難度;對於過度肥胖的病人,尤其BMI大於30者,由於小腸干擾手術視野,手術執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