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6/18 下午 12:19:25

多囊性卵巢患者恐增染疫風險?醫籲:不用驚慌,減重運動、速打疫苗

(關鍵字: 減重 , 多囊性卵巢 , 李俊逸 , COVID-19

根據英國「歐洲內分泌學雜誌」刊載一篇研究指出,患有多囊性卵巢(PCOS)的婦女染感COVID-19的風險比一般婦女高出51%,此結論嚇倒許多患者。對此,茂盛醫院不孕科李俊逸醫師要婦女不用驚慌,因該研究對象為六成六BMI超標的英國肥胖婦女,而內分泌失調、肥胖、血糖異常等,都是PCOS的原因,也是染疫高危險群,故建議儘速施打疫苗提高防護;也不妨可效法藝人小禎減重治癒多囊性卵巢,亦能降低染疫風險。

同時,家醫科呂昀珊醫師也強調,PCOS與染疫之間雖具相關性,但非為直接的因果關係。她舉藝人小禎為例鼓勵大家,只要透過運動與飲食控制,PCOS可以治癒。在等待疫苗期間可先施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染疫與重症的風險。

英國研究指出,多囊性卵巢婦女染疫風險比一般婦女多出51%

染疫發病率為千分之18.1,比一般婦女高出千分之6.2

頗具學術份量的「歐洲內分泌學雜誌(European Society of Endocrinology)」日前收錄刊載在去年1/31至7/22,即英國爆發COVID-19疫情首波高峰期間,針對英國18歲以上女性所做的研究報告,結果顯示:患有多囊性卵巢(PCOS)的婦女染感COVID-19的風險比一般婦女高出51%;且其發病率為千分之18.1,一般婦女為千分之11.9,比一般婦女高出千分之6.2,此結論嚇倒一票PCOS患者!

因多囊性卵巢(PCOS)為多種複雜的因素所導致,包含:年齡、BM I (身體質量指數)、葡萄糖調節受損、雄激素過多、無排卵、維生素 D 缺乏、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等。該研究在去除BMI的變項之後,患有PCOS婦女其染疫的風險從51%降至28%。(21.1%多囊婦女的BMI介在25-30之間,醫學定義乃屬過重;另有44.8%的BMI大於30,即屬肥胖;兩者加總後,近六成六的英國婦女體重乃嚴重超標。該研究結論提醒,患有PCOS的婦女在疫情期間,務必做好防疫工作。

小於35歲的不孕婦女超過3成患有多囊性卵巢

若在運動及調整生活習慣無效後,再尋求不孕科協助

茂盛醫院不孕科李俊逸醫師依其臨床經驗表示,PCOS多落在30至35歲的生育年齡層,佔比超過3成以上,是婦女不孕的原因之一!因PCOS的成因很複雜,主因為內分泌失調,即「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導致雄性素過高,讓卵子無法正常排出,而形成多囊性卵巢的情況;同時,患者因身體代謝較差,也容易變胖。據美國統計,PCOS患者有第二型糖尿病的竟是正常女性的10倍之多。

李醫師還引述美國生育學會的建議,PCOS患者在年輕時要多加運動,並調整生活習慣,等到受孕年紀時,可先服用排卵藥來調整體質、改善排卵狀況,若成效不彰,再尋求不孕科醫師的協助。現值疫情期間,建議PCOS婦女儘速接種covid-19疫苗;若害怕血栓風險,可考慮改打輝端或莫得那的疫苗。

PCOS與染疫非直接關係,婦女不用過度驚嚇!

可效法藝人小禎減重治癒多囊,亦能降低染疫風險

茂盛醫院家醫科呂昀珊醫師指出,很多醫學研究都發現PCOS與肥胖、新陳代謝、血糖代謝都有關聯性,即肥胖者、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前期者(指空腹血糖異常者)患有PCOS的情況會更加嚴重。也因其免疫力差,正是感染covid-19的高危險群。

但呂醫師強調,PCOS是可逆的,將身體調整好就能讓卵巢恢復正常排卵機能。她舉藝人小禎因體重過胖罹患PCOS為例,經藥物治療、運動和飲食控制,終於擺脫PCOS;但萬一失控又會再打回原形,所以減重是長期抗戰的關鍵。呂醫師建議,BMI大於24以上的PCOS婦女,減重(減糖、減脂)與規律運動是第一要務。飲食控制也不可少,多吃五行蔬果、地中海飲食,控制澱粉的攝取。提醒肥胖族群在等待接種疫苗的期間,可比照慢性病等高危險群先行施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染疫與重症的風險。

雖然,這份英國研究報告指患有PCOS婦女染疫的機率較一般婦女高出五成,嚇壞一群PCOS婦女!但呂醫師認為,此報告屬橫斷性的統計研究,並非因果關係的研究,只需提高警覺並提升行動力來逆轉PCOS,才是防疫的積極作為。

PCOS與染疫之間雖具相關性,但非為直接的因果關係。她舉藝人小禎為例鼓勵大家,只要透過運動與飲食控制,PCOS可以治癒。在等待疫苗期間可先施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染疫與重症的風險。
PCOS與染疫之間雖具相關性,但非為直接的因果關係。她舉藝人小禎為例鼓勵大家,只要透過運動與飲食控制,PCOS可以治癒。在等待疫苗期間可先施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降低染疫與重症的風險。
正常與多囊的差異。(圖片提供/茂盛醫院)
正常與多囊的差異。(圖片提供/茂盛醫院)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