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藥物治療的選擇,雖然疫情初期有各種藥物被嘗試使用,但迄今經過臨床試驗顯示可能有效者僅有瑞德西韋及類固醇。瑞德西韋原是可抑制伊波拉病毒及SARS病毒複製的藥物,在經過人體試驗後初步證實對於重症COVID-19的病人不僅可以及早改善臨床症狀,也可以減少死亡率。
但對於輕症病人或嚴重到需使用呼吸器的病人,使用與不使用,病人的預後並無顯著差異,因此建議COVID-19肺炎的病人若有呼吸速率超過每分鐘30次、或有呼吸窘迫的現象、或血氧濃度低於94%者應考慮及早施打瑞德西韋。
至於類固醇在一般感染症中並不建議使用,先前針對流感引發嚴重肺炎的研究中甚至顯示此藥可能會增加死亡率。然而在最近的研究報告中,對於須使用氧氣或呼吸器的病人,使用類固醇後可以明顯降低死亡率,其原因推測可能與有效降低病毒引起的嚴重發炎有關。
至於其他治療方式如IL-6單株抗體或其他抗病毒藥等目前仍在研究中,但尚未證實明確療效。台灣在國人落實防疫措施及固守邊境的努力下,相當幸運的在這場戰役中至今僅有千餘位確診案例,且超過8成為境外移入。
隨著治療經驗的累積,大家對於疾病的病程及重症照護的觀念更加了解,藥物的試驗及疫苗的研發也持續進行中,希望透過這些努力世界能早日脫離這個夢靨並回歸正常生活。在這天來臨前,大家仍需持續做好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的防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