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南部水库缺水,许多地区采取轮流限水的措施,水对人非常重要。曾有一篇关于小学生上课的研究,发现喝水多的一组,上课视觉的专注度优于喝水少的一组。人在干渴的情况下,不单是短期记忆力降低,还有各项辨别力和操作能力都会下降;如果是银发族,假设有脱水的情况发生,认知功能会下降,有时还会有瞻妄的情形发生。
振兴医院泌尿外科杨景伟医师表示,水分在婴孩体内约占75%,到了老年时约减少为55%,是人体细胞恒定必需物质。如何知道人体内的水分是否充足?可以透过尿液或血液渗透压(Osmolality)浓度得知。人体透过中枢神经精密的调节,当人感觉口渴时,就会需要水分摄取,而人体则从肾脏、唾液腺及汗腺排出水分。
人体所需水分可用体重x30cc来估计,视工作运动所排出的汗量,适量增加水份的摄取
一般来说,人体一天所需的水分约2500cc至3000cc ,正常一天的排汗量约300cc;若有剧烈活动或炎热天气,排汗量更可高达2000cc,可能就需5000cc至6000cc的水分才够。随体重增加,所需水量亦增加,各种食物中所含的水分并不相同,一般来说约有22%的水分是从食物中获得,有个简单的公式可来计算人体所需的水分,扣除食物中所含的水分,人体所需水分可用体重x30cc来估计。举个例子,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需喝的水约1800cc,视工作运动所排出的汗量,来适量增加水份的摄取。
至于喝什么样的液体才最适宜?其实,水是最佳、最健康的,有的人为口味而喝饮料,有的人为提神而喝咖啡,有的人为解愁而喝酒,这些都可是算入水分的摄取,但因避免摄取含糖过量或可能引起成瘾的液体。
研究:喝水少,学生学习差,老人家易瞻妄
曾有一篇关于小学生上课的研究,发现喝水多的一组,上课视觉的专注度优于喝水少的一组。人在干渴的情况下,不单是短期记忆力降低,还有各项辨别力和操作能力都会下降;如果是银发族,假设有脱水的情况发生,认知功能会下降,有时还会有瞻妄的情形发生。水分缺乏不单是对认知功能有关,亦会造成身体不同器官如脑、心脏、肠胃道、内分泌或是泌尿道疾病的产生,其中影响最直接的是就泌尿系统。
水分摄取与泌尿系统息息相关
人体泌尿系统包含肾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肾脏是人体调节水分最重要的器官,不但可平衡血液与尿液的体液恒定,亦可将体内废物排出体外。当身体水分不足时,肾脏首当其冲,工作负荷增加,没有足够的水分将毒物排出体外,因此会产生电解质不平衡、尿毒、肾功能恶化等情形。就曾遇过阿兵哥在大热天下跑步,身体来不及补充水分,导致热中暑、横纹肌溶解,进而产生急性肾衰竭,好在经过紧急的静脉输液治疗,才成功挽回肾功能,免除了洗肾的命运。
另外,水分不足也容易产生泌尿道感染。正常人体内的尿液是无菌的,即使是有外来的细菌,也会因为尿路通道内水的流动,将细菌带离身体避免感染。大肠杆菌是人体内最常见的泌尿道感染细菌,它有特殊的鞭毛构造,容易勾住膀胱的黏膜,当人因忙碌或习惯不喝水,细菌就容易攻击泌尿系统,产生尿急、疼痛、血尿甚至发烧的状况,一般建议成人每日身体至少有1500cc的尿液排出才是好的。
喝水不足的话,也容易引起泌尿道结石的问题
喝水不足的话,也容易引起泌尿道结石的问题。好比如最近南部干旱的河流,因为缺乏水流的冲刷,造成许多河床石头的凸出留滞。同样地,人体的泌尿系统若水分摄取不足,尿液中的结晶体浓度就会过高产生沈淀,进一步形成肾脏结石,假设结石不幸往下掉落,就会阻塞输尿管而产生血尿、肾绞痛和肾衰竭的风险。
多喝水,不只可以减少尿路结石的产生、复发,也与减少便袐、高血压、高血糖与心血管阻塞疾病有关,水份充足的话,还可增加身体的代谢与毒物的排出,可说是好处多多。
不过,临床上也有喝太多水的人,正常情况下,一天的尿液不会超过体重x40cc,如有过多尿液的话,要考虑是否有心因性多渴症或多尿症的情形,与血糖过高和尿崩症相关。
有些人喝水之后,就会产生频尿和夜尿的症状,那是不是就表示不合适喝太多水?其实是可以透过正确喝水的方式,减少可能的不良作用。一般来说,喝完水大约半小时后,水才会变成尿液,但如果一次喝太多,身体来不及吸收,就会引起想上厕所的感觉,因此建议少量多次的饮水习惯是有帮助的。对于有夜尿困扰的人来说,建议白天可多喝水,但睡前2个小时尽量少喝水,以减少夜尿产生。
当我们形容人很美丽时,会用「水当当」来表示,记得水是上天给人类最佳的礼物,我们不单要好好珍惜,也利用这礼物好好地来保养身体,让每个人都「水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