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卫生局26日公布市售食品的塑化剂抽验结果,322件产品中,有10件检出超量的塑化剂,其中有一款益生菌,塑化剂DEHP超标159倍,且规避卫生局的查察,已遭处分3万元罚锾。
食品在制造过程中,可能因接触塑胶类器具、管路及包材等,造成少量塑化剂游离至食品中,行政院卫生署针对塑化剂DEHP、DINP等公告「企业监测塑化剂指标值」,北市卫生局在去年8至12月据此公告项目,对市售产品进行抽验监测,发现10件产品的塑化剂含量超过指标。
这10件产品包括良纯国际的「百卫康净体素强化型五兆益生菌」、世鸿食品的「特级凤梨酱」、诚泰酱油食品商行的「诚泰香菇拌酱」与「诚泰香椿酱」、传佳食品的「水蜜桃汁」、菇王食品的「菇王素食沙茶炸酱」、统一生机开发的「Santa Cruz100%有机柠檬汁」、骅狮生命科技的「光明胶囊」、彦臣生技药品的「慧佑全胶囊食品」、旭印有限公司的「旺智鲣鱼油胶囊」。
其中益生菌粉末的塑化剂检出含量,规定DEHP不能超过1ppm,但是良纯国际的「百卫康净体素强化型五兆益生菌」,DEHP竟然高达 159.7ppm,超标159倍最为离谱,而且卫生局多次前往营业登记地址查察,该公司皆不回应,卫生局已依食品卫生管理法第35条「拒绝、妨碍或规避抽查、不能或不愿提供不符合规定物品之来源」,对这家公司处分3万元罚锾,并命其提出产品回收销毁计画。
北市卫生局表示,违规厂商有6件来源属外县市,已移请所辖县市卫生局办理。另外4件营业登记在北市,皆已发文要求业者,立即针对可疑产品进行下架回收,并且检视产品原料、加工制程及最终产品的包装材质,厘清塑化剂可能的污染来源,同时对污染原因提出改善方案、加强品管抽验,让产品的塑化剂含量符合监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