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已有約800至1000種化學品具內分泌干擾風險。而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與瀚仕功能醫學研究中心檢測發現,3500份樣本中,近四成民眾體內塑化劑濃度超標,而塑化劑正是最常… 詳全文 >
-
「你當我塑膠做的喔!」這句網路流行語原指遭他人忽視、不被尊重的無奈心情,但你知道嗎?這句玩笑話如今恐怕一語成讖。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研究部研究員邱惠雯教授與腎臟內科鄭彩梅醫師合作,研究指… 詳全文 >
-
塑化劑威脅無所不在!近日中國傳出抽檢兒童涼拖鞋發現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類塑化劑超標3至500倍,讓家長擔心孩子穿到會被毒害!茂盛醫院皮膚科鍾佩宜醫師指出,長期穿著塑化劑超標的… 詳全文 >
-
潛在「塑」害別輕忽!不沾鍋塗層磨損捨不得換?經常使用塑膠袋和紙碗裝熱湯?小心吃下內分泌干擾物質(又稱為「環境荷爾蒙」)。北醫食安系廖凱威副教授指出,塑化劑等內分泌干擾物質(EDCs),已知會… 詳全文 >
-
喝水學問大!水是天然的解藥,而坊間卻盛傳「喝自來水容易致癌?」引起民眾不少恐慌。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自來水雖然用氯消毒,會有三鹵甲烷化合物殘留,但含量非常微量,不會有致癌… 詳全文 >
-
在養生保健風潮下,營養價值豐富的豆漿,儼然成為「國民飲品」的代名詞,但是,關於豆漿的原料來源黃豆,卻存在一些迷思:「有黑肚臍就是基因改造黃豆?」因此,針對市售包裝豆漿的黃豆原料從挑選、製程,… 詳全文 >
-
茶包是現代人常用的泡茶方式之一,但是有些人擔心茶包會釋放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那麼,茶包是否會釋放有害物質呢?台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醫師表示,要想探討茶包會不會… 詳全文 >
-
塑膠袋是台灣人裝熱食用得最多的包裝,從裝熱湯、肉羹、麵線、煎包、小火鍋等等幾乎無所不包。所以,用塑膠袋裝熱食到底會不會吃進塑化劑而慢性中毒?這是很多人心裡一直有的疑問。這時侯,就要先從塑膠袋… 詳全文 >
-
還記得2011年的塑化劑事件嗎?我們的生活總是被塑化劑影響,包括塑化劑食品、物品,甚至是藥品,到底該如何預防?塑化劑則是一種「環境賀爾蒙」,若是長期接觸、暴露其中,恐引起不孕、性早熟,本篇將… 詳全文 >
-
子宮肌瘤是困擾許多女性的問題,在生育年齡(25~35歲之間)發生率大約20%,到了更年期前後(45~55歲左右)更高達40%以上,也就是將近一半的50歲婦女有子宮肌瘤! 詳全文 >
-
根據2018年的食品產業年鑑統計,台灣保健食品市場規模為1,367億元,而當中光魚油一項就佔了13億元!至於為什麼魚油特別受到國人喜愛,很大的原因就在於民眾認為適度服用魚油,有助預防腦中風、… 詳全文 >
-
根據2018年的食品產業年鑑統計,台灣保健食品市場規模為1,367億元,而當中光魚油一項就佔了13億元!至於為什麼魚油特別受到國人喜愛,很大的原因就在於民眾認為適度服用魚油,有助預防腦中風、… 詳全文 >
-
近幾年引爆的黑心油與毒奶粉事件,讓大家愈來愈關注食品安全的議題。到超市採購時,民眾對食品包裝背後列出的化學物名稱,總是感到霧煞煞,深怕吃下肚的東西會危害健康。「食品添加物」真的有那麼可怕嗎?… 詳全文 >
-
生活中到處充斥著塑化劑,塑化劑危害健康,再添一筆!根據臺大醫院蘇大成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長期研究發現,塑化劑與頸動脈早期動脈硬化(頸動脈內中層厚度),明顯呈現正相關劑量效應,塑化劑暴露多即會增加… 詳全文 >
-
水是天然的解藥,而坊間近日卻盛傳「喝自來水容易致癌?」引起民眾不少恐慌。林口長庚醫院毒物中心主任醫師顏宗海指出,自來水雖然用氯消毒,會有三鹵甲烷化合物殘留,但含量非常微量,不會有致癌疑慮;但… 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