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1/9/14 上午 09:07:52

妇骑车突发中风,自撞电线杆,主动脉弓断裂!主动脉支架抢救成功

(关键字: 横膈膜 , 主动脉 , 陈伟华 , 脏器移位

急性创伤,抢命一瞬间!1名54岁蔡女士,平时患有高血压,8年前即102年起因腰椎椎间盘突出,陆续在安南医院骨科与神经外科求诊,接受药物及手术治疗。今年6月22日因头痛欲裂自行外出购买成药服用,不幸于外出途中骑机车自撞电线杆,消防局安南分队接获通知于下午17时29分出勤,17时35分抵达安南区公学路现场,初步处理后于17时50分将蔡女士就近送抵安南医院急诊室诊治,迅速完成第一时间抢救送医。

在急诊时蔡女士外观有流鼻血及多处擦挫伤,因疑似高速自撞电线杆,急诊医师于其血氧浓度不稳定时使用超音波快速筛查,发现蔡女士右侧气胸及左侧肋膜腔内异物,而且胸部X光显示上纵膈腔变宽以及左下肺叶浸润。医师担心患者发生急性胸主动脉创伤,紧急安排电脑断层诊断检查,确诊病人发生了第三级创伤性主动脉弓断裂,以及左侧外伤性横膈膜破裂合并脏器移位,此外尚有颜面骨骨折,外伤严重度分数(ISS score)达35分,属于重度外伤等级。

经急诊紧急处置并启动创伤小组介入,先会诊心脏血管外科陈伟华副院长及胸腔外科暨创伤中心主任郑乔骏医师,以救命为第一优先,先行于同日紧急进行主动脉支架修补手术,隔天也紧急安排横膈膜修补手术。

创伤性主动脉断裂,高达八成比率会在事故现场当场死亡

安南医院陈伟华副院长强调,创伤性主动脉断裂虽相当罕见,但患者的死亡率却高居钝性创伤疾病死亡率的第二名,又因是高速减速所造成之高能量伤害,病患常常也会合并脑出血及各种脏器出血情况,临床比例高达40%,因此文献报告不幸发生创伤性主动脉断裂的患者,有高达八成比率会在事故现场当场死亡,而幸存到医院救治的患者也高达46%可能会在治疗过程中死亡。

创伤性主动脉断裂的患者,统计存活率可能只剩12%左右

因此,发生创伤性主动脉断裂的患者,其统计存活率可能只剩12%左右,因此当急诊室遇到这类病患时都是如临大敌,心脏血管外科医师更一定是全程指挥,需保持血压小于100毫米汞柱及小心的输液,亲自护送病患至手术室紧急开刀,病患才有机会被抢回一命。

所幸蔡女士支架手术顺利完成,并于隔日6月23日由重症外科洪翊珊医师继续进行横膈膜修补手术,手术过程中发现左侧横膈膜有大约8公分长裂孔,并有肠道及胃部脱疝现象,让脏器复位后即直接修补横膈膜裂孔。

安南医院治疗主动脉断裂,主动脉支架抢救成功

陈伟华副院长表示,传统治疗主动脉断裂手术方式为侧开胸开刀修补,或是直接更换一段人工血管,但因患者为多重创伤,因此传统手术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可高达三成,最可怕的是还有16%的机率会发生下肢偏瘫,造成患者后半生痛苦!安南医院在2013年营运之初时,心脏血管外科团队就开始采用主动脉支架来抢救这类病患,已成功抢救7位这类的患者,平均年龄达42.4岁,平均外伤严重度分数(ISS score)达32分,男性患者高达9成,七成患者受伤都跟骑车有关,其中2位是酒驾,所幸7位病患外伤团队都抢救成功!

因为蔡女士同时合并有颜面部骨折伤势,包含左侧颧骨闭锁性骨折、左侧下腭骨髁头下区跟联合区闭锁性骨折,牙齿也断裂4颗,待其生命征象相对稳定及颜面比较消肿后,由牙科袁章洲医师来进行颜面重建,术式包含上下腭间固定术、开放性复位及金属骨钉骨板内固定、清创和骨缺损重建,术中则以颜面神经探测器监测,以避免手术时损伤到颜面神经。术后蔡女士咬合跟张口都正常,伤口恢复良好也没有感染或并发症情形,一个月后再进行阶段性手术,把腭间固定骨钉移除,目前颜面状况恢复良好。

术后也发现到蔡女士有右侧脑部中风情况,但因情况稳定故采药物及由复健科洪启尧医师专责后续复健治疗疗程。后续创伤团队在询问蔡女士是否还记得当时车祸是怎么发生的?蔡女士表示,只记得骑车出门时后突然就失去意识,然后就发生机车自撞车祸,因此创伤小组医师推断蔡女士可能是突发脑梗塞,所以才导致自撞车祸,故呼吁有高血压及慢性病的朋友,一定要定期至医院追踪治疗才是,以免可能发生一生都无法挽回及后悔憾事!

安南醫院治療主動脈斷裂,主動脈支架搶救成功。右起~創傷團隊袁章洲醫師-林聖哲院長-陳偉華副院長-病人蔡女士(紅外套)-護理之家吳佳儒護理長-鄭喬駿主任-洪啟堯醫師(圖片提供/安南醫院)
安南医院治疗主动脉断裂,主动脉支架抢救成功。右起~创伤团队袁章洲医师-林圣哲院长-陈伟华副院长-病人蔡女士(红外套)-护理之家吴佳儒护理长-郑乔骏主任-洪启尧医师(图片提供/安南医院)
蔡女士緊急主動脈支架修補手術。(圖片提供/安南醫院)
蔡女士紧急主动脉支架修补手术。(图片提供/安南医院)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