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年度傷害分析報告,99年北市非蓄意燒燙傷事故傷者有1成25是0至4歲的幼兒,發生原因有近9成是碰觸高熱物所致;尤其冬天天氣冷,大家喜歡吃火鍋或使用電熱器的同時,家長應該格外留意家中幼兒安全,避免燒、燙傷事故發生。
到底吃火鍋有何注意事項,才能避免被燙傷?吃火鍋時,除了沒注意食物和熱湯溫度,直接食用入口所造成的口腔外表燙傷之外,也可能傷害口腔和食道。一般來說,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高達100℃以上,但是口腔、食道和胃腸壁黏膜的耐熱度約為50℃,太燙的食物會灼傷器官黏膜,造成口腔炎、食道炎、胃炎,尤其復發性口瘡、口腔黏膜白斑、扁平苔癬等患者,會因高溫的刺激而引發癌變。
另一種較常見的火鍋燒燙傷是因酒精膏燃燒所造成的燒傷意外。為了讓消費者能夠在用餐過程中保持火鍋溫度,國內餐飲業者點燃酒精持續加熱火鍋的情況相當普遍,尤其是臭臭鍋、五更腸旺等小火鍋,如果在已剩餘殘火中添加新的酒精膏,就會讓火苗沿著爐火往回燃燒,應變不及之下可能燒傷皮膚。另外,液態狀的酒精膏燃點較低,容易噴濺和著火,嚴重時可能導致火災和爆炸意外。
要避免吃火鍋所造成的燒燙傷,應於食用前稍微放涼,慎防不當操作酒精膏,還需留意用餐環境,避免使用桌巾和插電式電磁爐或瓦斯爐,以防兒童或成人不小心拉扯桌巾、電線或瓦斯管,打翻熱湯,引發燒燙傷。

燙到心痛!7成幼童被熱食或熱水燙傷
炸寒單爺防灼傷!3度逾3成有生命危險
消基會:使用熱水瓶慎防熱水外洩
台灣之光!長庚婦癌權威賴瓊慧當選國際女醫師協會副理事長暨亞太地區主席
乳房有硬塊不是乳癌 ,竟是罕見肉癌!治療重點:腫瘤切除乾淨避免復發
白內障年輕化3大元凶!醫示警:高度近視恐讓白內障提早10年找上門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