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每6分多钟就有1人罹癌,每4个家庭,就有1个家庭正在面对癌症的冲击。根据癌症希望基金会统计,国内壮年罹癌人口10年内增加8成,逾6成罹癌家庭面临经济困难,近5成罹癌家庭子女面对未来不知所措;面对癌症,罹癌病友及家属,除了需要承受疾病所造成的身体不适,还有因治疗或中断工作所延伸的家庭经济压力,希望社会给予协助与希望。
23岁的孟萱,回忆起高2时爸爸罹癌肝癌,并发糖尿病及高血压,必须经常进出医院治疗无法工作,1家4口的生计只能落在妈妈的身上。但妈妈原本只是家庭主妇,没有工作经验的她,只能用自己的劳力做清洁的工作,维持家计,医疗费用及学业的开支,一度让她想放弃台大学业,直到她申请到癌症希望基金会罹癌家庭子女奖助学金,让孟萱重拾自信迎接新人生。
癌症希望基金会董事长王正旭医师表示,就癌症希望基金会「1001个希望-罹癌家庭关怀计划」服务数据显示,57.2%的罹癌家庭子女,在父(母)罹癌后,担心爸或妈会死亡,21.6%因为爸妈疾病而不敢亲近,孩子除了难过、哭泣等情绪反应外,52%表现更为乖巧、独立,33.3%想辍学帮助家计,15.8%担心自己也会生病,认为全家人关系更亲密的仅有33.3%。
由此可知,父(母)罹癌的身体变化、情绪转变,无不影响着亲子关系与孩子成长,无论是负面情绪的累积、对癌症的懵懂与不了解、对疾病的恐惧、无助、不知如何协助父母的罪疚与心疼,若未被妥善协助与处理,将会变成影响其行为、发展与生活的重要阻碍。
癌症冲击的不仅是病友,还有其家庭成员,为了排解罹癌病友在抗癌路上的所有阻碍,使其能心无旁骛地积极治疗,增加康复的机会,癌症希望基金会从2005年开始,针对罹癌家庭的成员,开始提供「1001个希望罹癌家庭关怀服务」。
无论是亲子营、夏令营、希望种子营或是奖助学金发放,就是希望透过游戏、创作、亲子互动与经济补助等多方协助下,帮助癌症病人学龄期的子女能建构正确的癌症知识、维持正常人际发展与成长,并帮助其家庭建立情绪抒发的管道、增加凝聚力,让学龄期子女不因父母罹癌而中断学业,让罹癌家庭都能维持良好生活品质。
7年来,我们共计投入了17,852,000元,服务了1332个家庭,未来,我们除了希望能有更多企业共襄盛举,让我们得以持续服务,帮助更多的罹癌家庭,解决他们在治疗外的所有问题外,当然也要呼吁更多罹癌家庭能多加利用我们所提供的资源与服务,目前我们的大专、高中及国中的罹癌家庭子女奖助学金正在报名收件中,最高奖助学金2万元,欢迎有需要的罹癌家庭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