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本氏甲狀腺炎發病初期常無特殊症狀,80%至90%病人的主要表現為甲狀腺腫大、甲狀腺硬且可能合併有多發性結節腫,但抽血檢驗甲狀腺機能多數正常,約有1/5至1/4的人為甲狀腺機能低下,血清中可檢測出抗甲狀腺自體抗體呈陽性。
甲狀腺機能低下症 常見疲勞、便胖、月經不順
罹患橋本氏甲狀腺炎的患者,疾病早期可維持正常的甲狀腺機能,但隨著病程進展,血中甲狀腺賀爾蒙逐漸下降、甲促素逐漸升高,最終發展成甲狀腺機能低下症。甲狀腺機能低下症表現包括無力、疲勞、虛胖、怕冷、便祕、心跳緩慢、舒張壓升高、憂鬱、反應變慢、體重增加、皮膚乾燥、毛髮粗糙,女性還有月經不順或經血量多等症狀。
治療橋本氏甲狀腺炎 低碘飲食最重要
吳婉禎醫師指出,橋本氏甲狀腺炎的治療,以吃「低碘飲食」最重要,即避免多吃海中植物及海鮮,可降低病人甲狀腺腫、防止病程進展造成機能低下。
若發生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則需給予甲狀腺素補充治療,大部份人需終生服用甲狀腺素,每天約100至200微克,建議飯前服用,服用劑量的調整需請教醫師,切勿自行調藥。不過,長期服用甲狀腺素者,需注意骨質疏鬆及心臟負荷的問題。
此外,吳婉禎醫師表示,針對罹患橋本氏甲狀腺炎但甲狀腺機能正常者,目前沒有明確的藥物治療建議,只有衛教低碘飲食與建議規則追蹤,直到發展到甲狀腺機能低下症後,才開始給予甲狀腺素補充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