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10/5 下午 03:47:00

女大生月经过期还腹痛!罕见卵巢异位妊娠

(关键字: 子宫外孕 , 卵巢异位妊娠 , 蔡永隆

去年10月中旬,一名19岁女大生,因月经过期且下腹剧痛、心悸、头晕、冒冷汗,在男朋友协同下挂急诊,经妇产科医师以超音波检查后,发现子宫内扫描不到胚囊且左下侧有一约4.06x3.7公分之囊肿,进一步检查后证实患者罹患极为罕见的卵巢异位妊娠。

行政院卫生署立台南医院妇产科主任蔡永隆表示,受精卵着床于子宫以外的地方时,就称为「子宫外孕」或「异位妊娠」,其发生机率约为1/240。而根据受精卵着床位置不同,子宫外孕可以有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着床在输卵管内的「输卵管妊娠」,约占子宫外孕的98%以上,其他2%发生于输卵管外部,包括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子宫颈妊娠和子宫角妊娠等型态,其中卵巢异位妊娠的机率约仅有1/7000,临床上相当罕见。

造成异位妊娠的原因包括骨盆腔发炎沾黏、骨盆腔胀气肿大,以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卵子无法顺利着床于子宫内部,必须「向外发展」。医师表示,三项因素中,子宫内膜异位所引起的卵巢异位妊娠比例最高,女性朋友如果有服用事后避孕丸的习惯,子宫内膜中的铜离子含量就会不断释出,干扰卵子与精子的结合,不过一旦遇到「身强体壮」的精子与卵子结合成受精卵,可能因子宫内部的排斥而着床于子宫外部,其卵巢就是其落脚处之一。还有,装置子宫避孕器也可能造成子宫内膜异位,导致子宫外孕。

蔡永隆医师表示,该名罹患卵巢异位妊娠的女大生,因月经迟迟未到且出现剧烈腹痛,以超音波检查子宫内部看不见受精卵的胚囊,但尿液妊娠的试验却呈阳性反应,进一步检查后竟在卵巢左下侧发现囊肿,而且从子宫直肠陷凹穿刺抽出约10c.c.未凝固之血液,因此研判应是子宫外孕并腹腔内大出血,必须立即手术治疗。

医师在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意外发现该名患者并非一般常见之输卵管异位妊娠,而是在左侧卵巢内且已引起卵巢破裂大出血,故仅切除患部且尽量保留功能正常之卵巢组织,以利日后再怀孕及避免卵巢早衰症甚至发生早发性停经症。至于腹腔内的1600c.c.出血血块,经过反覆抽吸、灌入生理食盐水约2000 c.c.洗净,甚至接引流管引出残留恶水,患者终于在几天后康复出院。

蔡永隆医师提醒,一般月经过期(此处月经周期的计算自最近一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起算)、下腹剧痛就要怀疑是否子宫外孕,应找妇产科医师做超音波检查。如果怀孕,平常约5~6周可扫描到胚囊,7~8周可扫描到胎儿心跳,若无则需再抽血检验β绒毛激素、做直肠子宫陷凹穿刺或子宫内膜刮除术,甚至腹腔镜来确立诊断是否为异位妊娠。若在更早期异位妊娠小于3公分且尚未破裂,则可使用一种抗癌药MTX(Methotrexate)注射治疗,使其停止生长、慢慢萎缩终被自体吸收,成功率约8~9成。

蔡永隆醫師表示,卵巢異位妊娠的發生機率僅七千分之一,臨床上相當罕見。(圖片提供/署立台南醫院)
蔡永隆医师表示,卵巢异位妊娠的发生机率仅七千分之一,临床上相当罕见。(图片提供/署立台南医院)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