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住院医师年代,我第一次听到冻卵这项技术时,心中竟马上二次创作一句广告词:「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医疗终将解放女性。」是的,这项技术帮女人冻结无情的时间,让卵巢沙漏暂停倒数,给了我们更多余裕和资本去考量现在该怀孕还是拼事业,也避免怕以后生不出来,先随便找对象结婚的窘况。
冻卵技术,生育的新选择
随着冻卵渐渐普及,不管是饭局、讲座或是网路问答,每当谈及生育议题时,总会有人请我针对冻卵发表看法,给予专业意见。先破题,这个议题要考量的面向很多,即使是专业人士,看法都未必相同,各国生殖医学会仍无共识。
冻卵的流程前半段和试管疗程相似,都是从月经第2-3天起施打排卵针剂及根据卵巢超音波的结果,调整药物剂量,等到成熟的卵子数目足够时,就会安排取卵手术,只不过试管疗程后续会进行精卵结合,冻卵则直接将卵子冷藏保存。整个疗程大约2到3周,花费约10万元上下,后续每年保存费约1万以内,可永久保存没有期限。
近年来,冷冻卵子的技术已日趋成熟,非实验阶段。解冻后成功怀孕率和解冻胚胎差距已逐渐缩小,一般来说,冷冻卵子时年纪越轻,解冻后卵子的品质越好,成功受孕的机率越高。根据欧洲生殖医学会期刊数据,20多岁女性每冻1颗卵成功怀孕的机率有10,35岁剩下7,40岁有4,到了45岁则是1。
所以为了提高解冻后成功怀孕的机率,医师都会建议年纪越大的女性需要保存的卵子数目就越多。(参考台湾生殖医学会建议:30-36岁要取15-20颗,37-39岁取20-30颗,40岁以上要取30颗以上。)
取卵手术,是舒眠麻醉下,藉由阴道超音波指引,从阴道穿刺取卵,伤口只有针孔大,手术时间为30-60 分钟,不需要住院休息,算是风险相对很小的一日手术。不过,凡是手术都会有并发症,好比伤口感染、腹腔内出血、麻药过敏等,但机率和其他手术相比并无特别高,大可不必过于担心。
刺激排卵,不会有疾病或提早更年期之风险
有人担心数次的排卵刺激,会增加各种妇科癌症的风险(乳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但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不管后续是要冻卵或进入试管婴儿疗程, 都不会增加风险!
因为虽然排卵刺激药都是贺尔蒙制剂,但药效都是短期不会残留人体,且都在安全范围内,长期来看,并不会增加癌症、肌瘤、巧克力囊肿的机率。不过如果在排卵刺激前就已经被诊断癌症,就要和专科医师讨论,决定冻卵是否合适。
另外,即使多次取卵,也不会让更年期提早报到,因为女生出生时的卵子数目约有200万,而终其一生所排出成熟的卵子也只有400颗上下,大部分的卵子还来不及成熟就萎缩了,并不会因为疗程多取了几颗卵就把库存的卵子提早用光。
至于排卵刺激时,可能因贺蒙尔蒙所产生的副作用,例如:比较容易水肿、体重增加、腹胀,这些都是可逆的现象。因此以医学角度来看,冻卵是一项安全、成熟的医疗技术,可以让还没打算现在生育的女人多一份保障。
只不过,到底该不该冻、几岁去冻最适合,就未必是医学可以回答的问题。在考虑这个议题时,追根究底还是要先厘清自己想不想生一个有「自己基因」的孩子。
举例来说,有朋友告诉我,她很早就和先生讲清楚她不想经历怀孕的辛苦和身体的变化,所以暂时不考虑生育。如果将来后悔,大可以收养小孩,反正社会上,需要人爱的孩子还那么多,她何苦自己怀孕。
相对的,我也有遇过快要40岁正在打离婚官司的女生,趁着诉讼期间先去冻卵,避免蹉跎光阴,未来错失生育的机会。因此我认为若妳处于想生育但目前做不到的状态,好比同性伴侣、单身女子、不想和目前伴侣生育但可能未来会有不同想法的女生,就可认真评估是否该冻卵。
冻卵评估指标:年纪、AMH数值、个人资本
至于该怎么评估,我认为最重要的指标是:年纪、卵巢功能指数(AMH)数值、个人资本。
年纪:
大部分的医师会建议女性在35岁前冻卵,因为年纪越大卵子品质越差,为了提升怀孕率,要保存的数目也就越多。其实,数据会说话,北部一家医学中心的平均冻卵年纪就约落在37岁,就能看见年纪考量的端倪。
超过40岁也不是不行,但因单次疗程能取出的卵子可能只有1、2颗,有时甚至得进行超过10次疗程,付出和回收不成比例,女性本人相对更辛苦、压力更大。
相反的,若年纪低于30岁则可暂时不考虑冻卵。就曾有一个20 几岁的女子,每次看到我开口就是:「乌乌医师,冻卵可怕吗?我该冻卵吗?」
仔细询问她的动机,才发现是算命先生警告她命中无子,要戒慎恐惧。我只好拿出数据告诉她,一般年纪小于30岁因后续自然怀孕机率高,可暂时不考虑冻卵一事。真的很担心可先安排检测AMH,排除卵巢早衰。
卵巢功能指数(AMH)数值:
其实AMH检测问世时,主要是不孕夫妻在评估该选择人工授精或试管疗程时的一个指标。AMH 这种贺尔蒙是由卵巢中未成熟的小卵泡所分泌,我们可藉它的高低去推测卵巢卵泡的库存量(越低表示卵子库存越少、卵巢功能相对较差),以及预测排卵刺激后能取出的卵子数目,进而决定刺激排卵时的疗程和剂量,减少卵巢过度刺激症候群的发生。
因此这个数值可作为年纪之外,冻卵与否的第二指标,女性AMH指数在每个年龄层有其正常的范围,一般来说介于2-5之间,随年纪、卵巢功能退化逐渐下降,40岁以后通常会降至1以下。若在40 岁以前指数就低于1,则为卵巢早衰迹象,或是检测数字比同年龄的人低上许多,医师就会建议可提早考虑生育甚至冻卵。
个人资本:
再来最现实的还是个人的资本,直白一点说,10万元是妳几个月的薪水会深深影响最终的决定,毕竟10 万对某些人来说不吃不喝也得存上大半年,但对有些人来说不痛不痒。因此考量的基准点当然大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论。
正因如此,就有妈妈开玩笑地和我说,以后不仅要存学费,还要预存女儿的冻卵经费,让女儿可放心去追求个人目标,不受年龄限制。就我所知,目前也有许多知名美国公司还会提供30岁以上女性员工免费冻卵的福利,让事业和生育两端犹豫不决的员工,可先暂缓生育计画,继续为公司卖命,想想真是资本主义的极致!
其实我认为冻卵就好像买保险,若到时真的派上用场,就会深感付出的金钱和时间相当值得,但相反的,最终若妳顺利自然怀孕,或打消生育念头,这些先买好的保险,就无用武之地。总归来说,冻或不冻,几岁去冻,最终的选择权永远在妳身上,没有对错。
此外,我还是要提醒,虽然冻卵可以暂停卵巢年龄,子宫功能也不受年纪影响,但随着年纪增加,各种孕期病发症如子癫前症、妊娠糖尿病会显着上升,怀孕风险相对比较大。
再加上肌力、骨质、体力会随年纪流失,产后育儿会更辛苦。因此我建议,若打算推迟生育年龄,务必靠着重量训练和健康饮食,把自己身体的基础打好,另外考量到自身健康和与孩子的年龄差,还是尽可能别超过55岁再受孕,毕竟其他器官没有被「冷冻」,还是会随时间老化啊!
本文出自高宝书版《无框身体:妇产科医师写给妳的身体指南,破除性别限制与生育迷思,陪妳一起爱自己》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