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10/5 下午 04:27:59

「腎」利在望!台灣擺脫洗腎王國汙名

(關鍵字: 洗腎 , 腎臟功能 , 黃尚志

國內洗腎發生率長年高居世界第1,不過最新的資料顯示,目前已經跌到第4位,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的觀察,洗腎發生率連續5年持續下降中,可見慢性腎臟病防治產生效果,終於擺脫洗腎王國的汙名。

根據最新資料,我國洗腎發生率已從世界第1名降至第4位,終於擺脫洗腎王國的污名。
根據最新資料,我國洗腎發生率已從世界第1名降至第4位,終於擺脫洗腎王國的污名。

腎臟是由許多腎絲球與腎元所組成,含豐富的微血管,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醫師黃尚志表示,一顆腎約有100萬個腎絲球,擔任濾網的功能,如果血壓、血糖或血脂控制不好,會造成血管壁傷害及病變,使得血流無法順利通過濾網,導致腎絲球硬化及腎元破壞,腎臟將無法有效過濾身體的廢物,最後就落入洗腎。

若能早期發現腎臟功能出問題,並給予適當治療與介入,可避免或延後發展成末期腎臟病,降低洗腎的機會,國內去年8月1日起,在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除了維肌酸酐與蛋白尿篩檢,另新增腎絲球過濾率(eGFR)的計算,黃尚志醫師說明,腎絲球過濾率是一個公式,輸入年齡、性別、肌酸酐的數值即可得知腎臟的過濾功能,比之前只看肌酸酐數值,可更早發現腎功能異常者。

黃尚志醫師表示,依據UNITED STATES RENAL DATA SYSTEM (USRDS)2011年報顯示,台灣洗腎發生率已從排名第1位降為第4 位,他指出不只是一年的好成績,長期來看,洗腎發生率2005年起就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從過去每百萬人超過400人洗腎,現在降為每百萬人約370人洗腎,這樣的防治成效獲世界腎臟醫學會肯定。

然而國民健康局去年針對16985名18歲成人的電話訪問顯示,國人對糖尿病是腎臟病的危險因子較有概念,卻有超過六成的人不清楚,血壓控制不佳也容易導致腎臟病,國健局成人及中老年保健組組長陳姿伶表示,高血壓高居國人洗腎原發原因第3名,僅次於糖尿病腎病變以及腎絲球腎炎,不能不慎。

今年世界腎臟日為3月8日,本周六在台南市、台北市、高雄市、新竹縣、彰化縣、花蓮縣等6個縣市同步舉辦7場「愛腎護腎、腎利人生」園遊會,設有健康檢測區、衛教海報區及健康美食區,歡迎民眾共襄盛舉,詳細活動內容可查詢台灣腎臟醫學會網站http://www.tsn.org.tw/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