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传出台北农产运销公司18人确诊,数十万件蔬果流进全联福利中心,霎时间网路上疯传别去全联的说法,所以全联到底能不能去呢?其实别太担心,毒理医学专家招名威表示,因为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透过飞沫侵入口鼻而感染,所以还是做好个人外部的防护措施,拿了东西就不要再摸眼、耳、鼻、口,回家把物品处理好,就能大大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其实不要针对全联,所有的超市、卖场都有可能会碰到相同的问题,掌握正确的防疫观念,生活就不需要过于恐慌,让专家来教你抗疫期间的外出采买SOP吧!
病毒主要透过飞沫、空气传播,「接触传染」机率仅5%
首先,我们先厘清病毒的传染原理和途径,病毒95%透过飞沫与空气传播,仅有5%经由接触传染,而且covid-19病毒对于肺部的损害较为明显,所以保护好会将带有病毒的空气直接吸进肺部的呼吸道(口、鼻)至为重要。
● 飞沫传播:当带原者近距离(室内1公尺、户外1.5公尺以内)跟你说话、喷口水,或是像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检查、治疗的时候,被传染的风险较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戴口罩、护目镜、面罩来防护。
● 空气传播:病毒被喷溅或吹起时,会藉由灰尘、PM2.5等悬浮微粒随着气流飘散于空气中,大约可存活3小时,当我们进到这个室内密闭空间时,就有可能吸入带病毒的空气进入肺部被感染,所以,口罩务必戴好,室内保持空气流通、环境至少3小时内消毒一次。在户外空旷的地方大大稀释了空气中的病毒浓度,会吸到机率很低,只是随着确诊者比例增加,在户外还是戴着口罩比较安全。
● 接触传染:当我们的手去摸到表面带有病毒的东西,再去摸脸、揉眼睛、挖鼻孔、徒手抓东西吃,或是触碰伤口,可能就会将病毒带进体内,再经由血液流通到各器官,所以勤洗手、消毒环境物品就很关键。
病毒在不同材质表面存活时间不同,最久可达72小时
根据众多国际期刊资料显示,病毒在不同物质上可存活的寿命不同,塑胶类的制品最久可长达3天(72小时),蔬果24小时、纸箱24~48小时;棉质衣服大约24小时,但塑胶材质(如:尼龙、防水布、雨衣)的衣物就可能停留48小时;硬币24小时,钞票则因表面凹凸较多,提供了病毒可藏匿的缝隙,所以有48小时左右的时间。
专家建议:抗疫期间外出采买SOP
第一步:前往超市、卖场采买时
防护装备:口罩、酒精擦、一次性塑胶手套(吃手扒鸡用的即可)
【注意重点】
口罩确实覆盖口鼻,密合服贴脸型。
使用酒精擦清洁会使用到的公共物品,如:提篮手把、推车手把,并注意手部消毒
选购物品时建议戴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结完帐走出店家就丢垃圾桶;不要拿起来闻,有些妈妈习惯把哈密瓜拿起来闻闻看香不香,如果上面真的有病毒残留,就可以能因为这样不小心吸进呼吸道了。
第二步:买完东西进家门前
【注意重点】
进家门前,先用酒精喷一遍穿着衣裤与没有遮蔽部位的皮肤,但要注意棉质衣物不适合使用酒精,建议可用稀释过的次氯酸水(次氯酸原液加上100倍的水)取代
进家门后,使用肥皂彻底清洗双手。
第三步:到家处理采买食材时
【注意重点】
将外包装先用酒精擦拭过一遍(用擦的效果比喷的好)再拆开
蔬果先在室温下放两天后再放进冰箱保存,较容易枯黄的叶菜类可以先用报纸包起来喷一点水,延长在室温下保鲜的时间。
料理前,先取适量小苏打粉丢入水中溶解,将蔬菜浸泡在小苏打水约10~15秒后拿起,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病毒需要超过摄氏56度、低于零下70度才有可能死亡,所以尽量煮熟了再吃,避免生食;冰箱也冻不死它,甚至有可能进入「冬眠」状态,增加病毒存活时间,只是在低温状态下的病毒不具活性,不会自己飞来飞去,但的确有可能在存放的过程中接触到其他食物而被污染,所以买回来的食材最好先处理过再放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