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是女性结婚生子的健康分水岭,也是罹癌的重点观察年龄!医生表示,35岁以上晚婚未育的女性,罹患乳癌、子宫内膜癌与卵巢癌的机率确实比较高,主要是与黄体素分泌周期有关,因女性怀孕过程中体内分泌黄体素的时间长达9~10个月,不但可以让卵巢和子宫内膜获得充分休息,哺喂母乳的妇女也会因为身体分泌较多的雌激素,因此降低乳癌的发生率。
“怀孕是保护妇女很重要的生理保护机制”,马偕医院妇产科何信颐医生指出,黄体素是一种自然存在于人体的女性荷尔蒙,主要是由卵巢分泌而成,当女性怀孕之后,体内的黄体素浓度会比未怀孕的女性还高,此时黄体素负责让子宫内膜保持在比较稳定的状态,以便让受精卵顺利着床生长。
【孕期分泌黄体素 降低妇癌发生率】
对于35岁以上晚婚未育的女性来说,排卵后卵巢会自动分泌黄体素,但是到了排卵后2周左右,就会停止分泌黄体素,子宫内膜就会崩解出血型成月经,黄体素浓度自然就会降低,子宫长期负责排卵、产生经血,几乎没有时间“公休”喘息一下。
但是女性在怀孕期间,体内分泌黄体素的时间长达9~10个月,此时子宫内膜和卵巢都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卵巢不必每个月忙着排卵,子宫内膜也不用月月崩落出血。

癌症是沉默殺手?5徵兆發現癌蹤
蔬果不夠看!吃花也有助防癌
A型易罹癌?血型與癌症關係揭密
心臟病發作不只是胸痛,這些「非典型」症狀要小心!心臟病發作時該怎麼做?
脂肪肝也會直接惡化為肝癌?「肝包油」成肝癌元凶!醫示警:這4類人該檢查
逆轉糖尿病前期,防血糖失控!營養師籲:控制血糖5大關鍵原則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89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