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020/3/23 下午 05:16:47

不想一步步输光人生?一个人看待人生的方式,就是他的第二起点

(關鍵字: 心理學 , 人生 , 命運 , 網紅 , 質疑 , 階級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理论:人是认知的吝啬鬼,当找到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理由时,就会自动停止寻找更深层的原因,以节省自己的认知能力。这是一种与生具来的本能,唯一不同的是,有一些人可以在后天习得与这种本能博弈的能力,而那些无力挣脱本能的人,则会陷入恶性循环的吐槽模式:

A创业成功,是因为他爸爸也是商界精英,基因好、资源也好,而我不成功是因为出身劳工阶层。

B是人气网红,但他也没什么了不起,不过就是赶上了好时机,瓜分了前期资源罢了,要是我那时候就开始做,我也可以。

C成绩优异,那是因为他父母都是老师,为人睿智开明,而我被当了,都是因为运气不好,生到了贫苦的农村家庭。

当一个人开始无条件地相信命运与阶级,他就无法再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当他找到了代罪羔羊,就不再会反思自己是不是努力的方法不对、程度不够,而是感慨于命运的不公与起点的不平等。即便是天降一副好牌,他也依然会自寻死路,然后感慨:“这都是命啊。”

李笑来老师在文章里写过一个小故事:

他曾经在饭桌上跟一些人说:“在今天这个时代里,普通人是可以透过书写获得财富自由的。”当时就有人质疑,这种事普通人做不到吧?可是做到之后,就不是普通人了啊,他腹诽一声,十分感慨。所谓普通人,并不是因为起步的时候普通,而是因为他们“永远普通地活着”,这才成了所谓的普通人。

永远像那些碌碌无为的人一样思考,哪怕是有再不同凡响的愿望,也不可能有实现的机会。人不是因为生来不普通,才能想得不一样,其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从一开始就想得不一样,才慢慢变成不那么普通的人。就像在那个群组里一同听讲的百来个人,有的人质疑观望,有的人凑热闹听完就忘,有的人立刻行动注册帐号开始模仿,有的人能够打磨出独特的风格自立门户。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