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3/3 下午 02:10:06

賴床不上學!調查:學童懼學比例增加

你家的孩子有就學困難或懼學現象嗎?有的孩子總是要媽媽再三叫床,卻仍然不肯起床上學;有的孩子到了學校表情就緊繃,或是頻繁向媽媽或老師抱怨頭暈、肚子痛。根據台北市100學年度的調查統計顯示,隨著年齡增長,學童出現上學困難的比例有逐漸增加趨勢,而其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有懼學(畏懼上學)問題。

根據台北市調查統計顯示,學童出現上學困難的比例有逐漸增加趨勢。
根據台北市調查統計顯示,學童出現上學困難的比例有逐漸增加趨勢。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蔣立德表示,這些孩子內心常處在焦慮狀態,亟需心理方面治療,但卻往往被忽略,這些孩子的症狀可能包括生理、心理與行為三方面需要注意。生理方面:

伴隨焦慮最常出現的是頭痛和腸胃道症狀。其他包括肌肉緊張、呼吸不順、臉色蒼白、冒汗、暈眩等非典型症狀。通常在早晨要上學時出現,或是到校後主訴身體不適要到保健室休息,甚至打電話要家人帶他回家。

還有心理認知方面:往往高估學校內會引起焦慮的情境、低估自己面對引起焦慮情境的能力、對上學有不理性的害怕和恐懼。以及行為方面:從前一晚就不做上學前的準備、口語反抗、發牢騷、對學校的抱怨、哭訴,到上學當天的發脾氣、賴床、抗拒離家、不上車,即使到校都可能不願下車,甚者威脅自我傷害或直接逃跑。

蔣立德醫師建議,處理方法最好抱持「同理心」:試圖了解孩子生理心理層面的不舒服,而不要單純就事論事,只去解決呈現出的外在表徵。還有「支持並予陪伴」:讓孩子知道父母在孩子遭逢困難的時候,會陪在身旁面對難關,並討論是否在學校會有令孩子不愉快的情境。另外,「鼓勵就學」:症狀緩解後,鼓勵孩子積極回到學校面對課業與人際上的各種困難。加上「固定輔導諮商」:在學校和輔導老師進行定期個別諮商,進一步更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以及「就醫」:若孩子已長期情緒不穩,除了上述焦慮症狀以外,往往容易伴隨出現心情低落、不安、罪惡感、無價值感、睡眠困擾等憂鬱症狀,因此絕對不容輕忽。一旦發現類似問題,建議及早就醫尋找專業資源協助。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