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炸物、加工類食品等飲食習慣,讓國人大腸癌罹患率居高不下!據衛生署統計,台灣2010年大腸癌的發生人數高達1萬4040人居冠,包括知名法醫楊日松、李登輝前總統和今2日過世的戲劇鬼才李國修,都是大腸癌患者。營養師指出,大腸癌術後應遵從低渣飲食,待康復後更需改正飲食惡習,注意營養均衡。
術後低渣飲食 減少大腸負擔
台大醫院營養室主任鄭金寶營養師提到,不幸罹患大腸癌後,手術完為減少腸道負擔,加速傷口癒合且避免刺激,進食宜採用「低渣飲食」(low residue diet),減少食物經消化吸收在腸道留下殘渣,為病患處在康復期的階段性飲食原則。
低渣的食物要盡量避免植物性纖維、皮、筋、油炸或全穀類製品,讓吃下肚的食物在腸子前半段就能消化吸收,不會留下過多的渣渣增加大腸負擔。建議可遵循6個原則,包括:
需以均衡飲食為首要原則。
肉、魚類需去皮、去筋,每次吃1兩的份量,可以將肉絞碎、剁碎、煮爛,盡量減少加工調味品的使用。
蔬菜要避免根莖、老葉等以免過多植物纖維,另外容易產氣的蘆筍、豆莢、洋蔥、青椒、高麗菜、高麗菜芽、花椰菜、韭菜等也不能吃。
水果可以打成汁後過濾再喝,避免高纖維的番石榴、棗子、柿子、釋迦、楊桃、鳳梨、奇異果等。
避免富含油脂的堅果類,如腰果、芝麻、花生、核桃、杏仁、栗子、核桃等,以現成的植物油取代。
油炸類、油脂成分高的蛋糕、麵包、粗糙的全穀類等都要避免,適量增加水分的攝取,以防止便秘的發生。
改正飲食惡習 吃出腸道健康
鄭金寶營養師補充,當大腸癌病患康復後,以往的飲食惡習要盡快改正,依據個人體型及活動消耗,均衡從6大類食物:全穀根莖類、豆魚肉蛋類、低脂乳品、油脂與堅果種子類、蔬菜類及水果類中選用合適的份量,避免大腸癌復發。另外,若術後使用人工造口,要避免產氣的食物如澱粉類、豆類,多多徵詢營養師的飲食建議,避免腸道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