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踏入校园的那刻起,他睡眠以外的时间就多数给了他的老师与同学。在求学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课题,做家长的,要怎么跟孩子谈谈学校的生活呢?
为什么该谈?
孩子有那么多的时间在学校,其中发生的无数事件,都将慢慢的改变这个孩子。因此做父母的务必随时掌握情形,才不会发生憾事。临床上,我们看过不少憾事发生时,父母根本完全状况外。
有一个青少年,直到染上爱滋的那一刻,家长才知道他是同性恋者。甚至那时候家长才知道他有在玩约O软件,会半夜偷溜出去开Party。更是见过多次初中女生怀孕时,家长震惊的模样。更不用提小学生被验出毒品反应阳性时,爸妈不可置信的表情。
这些事情一次次的发生,时间地点都不同。但是类似的,就是家长根本无法想象孩子怎么会这样做。其实很多的重大事件都有迹可循,只要多关心孩子的学校生活,将可避免他误入歧途。
常见的沉默
常见的对话是这样:你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
孩子:还好啊
家长:有什么事情吗?
孩子:没有啊。
家长:然后呢?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然后,家长也觉得自讨没趣,以后就不问了。可是显而易见的,这样问话,当然很难回答啊。
多了解他身边的人
从踏入学校的那一刻起,同侪在他生命中的重要性会逐渐增高(Q.Q),直到超越父母为止(发生于青春期)。因此我们尽可能的随时去了解他每个时期的好朋友,讨厌的人。一来是有话题,二来是了解朋友的素质,三来是由孩子与朋友的互动去推测他可能遇到的问题。
例如:
我们:今天坐在你旁边的同学是谁呢?
孩子:她叫 OOO
我们:你今天跟他玩什么?
孩子:没有玩。但是我今天哭哭的时候,他有帮我擦眼泪。(真人真事!)
我们:今天中午 XXX 有睡吗?
孩子:没有,他今天都跑来跑去的,老师叫他要安静。
诸如此类的对话。其实没什么大事,但是我们大概可以掌握孩子与他人社交的概况。透过孩子的转述、现场直接的观察、与其他家长的对谈了解班上的各个孩子。这样的方式,我认为到孩子大了都还是有用的。举例来说:我丈母娘跟我太太的好朋友都很熟,也见过很多次面。大家聊起来总是特别亲切,永远不缺话题。
了解孩子的同侪,是减少代沟,掌握孩子交友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