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1/25 下午 02:33:20

先听孩子说话〜孩子才会听话!

(關鍵字: 溝通 , 說話 , 孩子 , 李顯文 , 聽話

许多父母担心孩子的错误或过失会导致他自食恶果、吃亏、受伤···忍不住就想去导正孩子,又怕以权威行事会引发孩子的反弹,于是“好好讲道理”就成为不少现代父母喜欢实行的教养方法,希望藉由这样“文明又仁慈”的教导方式,让孩子能真心受教并乐意悔改。

然而父母的说教或讲理,立意再好,对孩子而言,都只是包装美丽的批评和责备,并无济于教养的实效,充其量只在纾解父母的焦虑、满足父母教养的热情罢了。

譬如,孩子忘了带功课回家,父母忧心他的粗心大意,于是从孩子的功课一直讲到他的内务,从他态度上的无心,一路说到他行为上的故意。虽然只是劝说、告诫、晓以大义,并未大声斥责、批评指教,但一字一句都直指孩子有错,令原本还有悔意的孩子,很快就筑起防卫心而关上耳朵、拒绝再听。

又譬如,当孩子说到班上某个同学的行为如何过分时,父母也绝不会忘记提醒孩子要“见不贤内自省”:“那你能做的比他更好吗?、你能避免像他一样吗?···”父母总爱把别人的问题扯回到孩子身上,将他与别人做莫名其妙的模拟,也许只是想机会教育孩子一下,却使得本来乐于和父母分享的孩子,立刻觉得无趣而闭嘴了。

其实,孩子开口和父母谈别人的事,父母就只要聚焦在别人的问题上,让亲子皆可因“事不关己”,而畅所欲言地沟通彼此的观点和想法。就算孩子主动向父母求助、想知道问题该如何解决,父母也要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在充分接纳、同理孩子的情绪后,才提供自己的意见给孩子参考,且绝不去限制及批评他的决定与选择,如此轻松、不给孩子压力的交流、讨论,孩子才更有可能接受父母的观念及建议。

所以教养,并不在于父母对孩子说了什么,而是孩子愿意听进去以及接受什么。要孩子听话之前,父母应该先学会听孩子说话,放下必需“灌输孩子正确观念”、“纠正孩子错误想法”的教养重负,以“听听孩子怎么说”取代“和孩子好好讲道理”,父母的教养才对孩子有所帮助。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