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2/15 下午 03:52:20

打鼾连连影响睡眠!悬壅垂腭咽整形重建术,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

(关键字: 睡眠呼吸中止症 , 睡眠 , 打鼾 ,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 杨少槐

睡觉打鼾一直是许多人的梦魇,不仅自己深受其苦,枕边人或家人也连带不得好眠。1名47岁的陈先生是新竹某公司高阶主管,本身有严重打鼾问题,十年前曾因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接受雷射悬壅垂软腭成形术,术后鼾声些许改善,但睡觉时反而呼吸道更加阻塞,甚至感到窒息而惊醒,导致睡不安稳,白天上班经常精神不济。

患者于是至新竹马偕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其软腭侧缘沾黏,软腭后呼吸道空间狭窄,与医师讨论后,决定接受「悬壅垂腭咽二次整形与重建术」(包括沾黏解离、移除软腭部分脂肪、侧咽肌肉悬吊)。手术前陈先生睡眠呼吸中止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 AHI)为66次/小时,最低血氧浓度75%;手术后睡眠呼吸中止指数改善至18次/小时,最低血氧浓度提升为90%。术后睡眠中断次数明显减少且呼吸变得顺畅,白天工作更加有活力,太太也不再抱怨有打鼾声。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状包括:打鼾、白天嗜睡、夜间频尿、头痛等

新竹马偕医院耳鼻喉科杨少槐医师说明,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起因,是人体在睡眠时呼吸道软组织塌陷导致气流阻塞,使上呼吸道变得较狭窄,进而引发鼾声与呼吸中止,盛行率在中年男性约4%、女性约2%。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临床症状包括打鼾、白天嗜睡、夜间频尿、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失眠、记忆力衰退、易怒等等。长期缺氧会导致心血管慢性发炎,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心律不整、脑中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因此,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会造成引发慢性病,比如罹患高血压的机率比一般人高,相反地,有高血压的患者,同时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机率也很高。

雷射悬壅软腭成形术容易造成术后沾黏,呼吸道反而更为狭小

杨少槐医师表示,中止症患者依照不同的呼吸道结构和个人意愿,可采用辅具治疗(如配戴止鼾牙套、正压或负压呼吸器)或是手术治疗。常见的治疗术式有传统悬壅垂腭咽成形术(UPPP)和雷射悬壅软腭成形术(LAUP),传统悬壅垂腭咽成形术,是将扁桃腺切除和口咽黏膜的缝合,缺少对软腭和侧咽肌肉的悬吊;而雷射悬壅软腭成形术,更仅将软腭组织用二氧化碳雷射方式做部分切除,容易造成术后沾黏,呼吸道反而更为狭小。据统计,有高达84%病人在接受此类传统手术,仍存在软腭后空间的阻塞情形。

悬壅垂软腭咽进行再整形和重建,改善睡眠呼吸中止症

杨少槐说明,睡眠呼吸中止症手术失败的可能原因包括手术技术不纯熟、病患本身呼吸道结构不适合手术、手术后伤口保养不佳等。手术失败的案例经专科医师评估后,可针对悬壅垂软腭咽进行再整形和重建,改善睡眠呼吸中止指数和临床症状。

新竹马偕提醒,睡眠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睡眠品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日常生活和健康状况,若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问题的民众,建议至耳鼻喉科做进一步的检查与评估,若曾经接受治疗,仍饱受打鼾之苦,也应尽早就医,及时接受适当的治疗,才能防范未然。

新竹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楊少槐醫師說明,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起因,是人體在睡眠時呼吸道軟組織塌陷導致氣流阻塞,使上呼吸道變得較狹窄,進而引發鼾聲與呼吸中止,盛行率在中年男性約4%、女性約2%。(圖片提供/新竹馬偕醫院)
新竹马偕医院耳鼻喉科杨少槐医师说明,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起因,是人体在睡眠时呼吸道软组织塌陷导致气流阻塞,使上呼吸道变得较狭窄,进而引发鼾声与呼吸中止,盛行率在中年男性约4%、女性约2%。(图片提供/新竹马偕医院)
懸壅垂軟顎咽進行再整形和重建,改善睡眠呼吸中止指數和臨床症狀。(圖片提供/新竹馬偕醫院)
悬壅垂软腭咽进行再整形和重建,改善睡眠呼吸中止指数和临床症状。(图片提供/新竹马偕医院)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