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3/12 下午 12:52:55

老翁肝硬化狂吐血 照护7原则

(关键字: 肝硬化 , 蔡安顺 , 肝昏迷

国内肝硬化患者比例高,初期往往没有特别症状,容易让人忽略饮食的限制,酿成致命并发症,彰化县溪湖镇就有1名罹患肝硬化的75岁陈姓老翁,疑似因水分、盐分和蛋白质摄取过量,腹水增加,引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肝昏迷」,1个月内连续吐血3次,所幸经及时治疗才免于生命威胁。

蔡安順醫師表示,肝硬化患者應減少服用不必要的藥物,以免加重肝臟負擔,導致病症惡化。圖中人物非事件主角。
蔡安顺医师表示,肝硬化患者应减少服用不必要的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病症恶化。图中人物非事件主角。

收治该名患者的卫生署署立彰化医院肝胆肠胃科医师蔡安顺表示,陈姓老翁因慢性B型肝炎导致肝硬化,长期门诊追踪肝功能和腹部超音波,日前已手术治疗1颗约3公分的肝肿瘤,但春节期间又发生「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肝昏迷」等致命并发症,出现腹水、吐血、腹痛、腹胀、发烧和意识不清等症状。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一旦长期发炎,就会像伤口结痂一般形成纤维组织,引发「肝脏实质病变」,进而形成硬化结节,导致「肝硬化」。造成肝硬化的原因,包括B型肝炎、C型肝炎、酗酒、药物、胆道疾病等。

肝硬化初期大多没有明显症状,常见的是疲倦无力、厌食、恶心、呕吐或伴随右上腹部不适,容易被忽略,等到出现腹水、黄疸、腹壁静脉曲张、胃食道静脉瘤出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或肝昏迷时,常常已经是肝硬化的晚期。

蔡安顺医师表示,根治肝硬化的唯一方式是肝脏移植,但受限于肝脏来源不足,并非每名患者都适用,且上述并发症也很难用药物根治,较好的方式仍是定期追踪,施予预防性治疗,同时配合饮食照护,阻止肝硬化的发展,降低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肝硬化日常照护】

  1. 定期检查:患有B肝或C肝等病毒性肝炎的患者,应每3个月至1年,接受一次血清学与腹部超音波检查,必要时服用抗病毒药或施打干扰素治疗。已有肝硬化的患者,需定期接受胃镜检查,如果发现有胃与食道静脉瘤时,就要适时给予肝门静脉减压药物,或接受预防性「食道静脉曲张结扎术」。

  2. 减少高蛋白食物:高蛋白质食物经肝脏代谢会形成氨(阿摩尼亚),容易引发肝昏迷。肝硬化患者每日所需蛋白质视病症严重程度而定,严重者每天的蛋白质摄取量不得超过60g。

  3. 注意水分和盐分摄取量:肝硬化患者容易因水分和盐分摄取过量,造成腹水增加,加重肝硬化病症,甚至引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致命并发症,必要时需予以利尿剂排除腹水。

  4. 避免生食:患者的肝功能已受损,免疫能力差,常吃生鱼片或生菜等食物,容易因细菌感染,引发发烧、腹泻等症状,严重甚至导致败血症。

  5. 少吃不必要的药物:不迷信偏方、健康食品和止痛药,减少药物加重肝脏负担,加重肝硬化的病症。

  6. 多吃蔬果:增加膳食纤维,帮助排便。

  7. 戒酒:尽速戒酒,避免肝硬化。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