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和觀察。請你在下結論之前,看看孩子到底在做什麼。伸手要拿玩具的嬰兒,可能只是要滿足伸展手臂和手指的需求,而不是達成什麼任務。幼兒趴在玻璃拉門看向外面,可能只是要練習站立或欣賞風景,而不是想要出去。
等待衝突的解決辦法,並給予寶寶機會,讓他們自行解決同儕問題,只要我們保持冷靜和耐心,他們通常會心甘情願地接受自己處理的結果。而且,大人看起來像衝突的事件,在嬰幼兒眼裡,往往可能只是「一起玩」。
等到孩子準備就緒,才能介紹新活動給孩子。這樣可使孩子成為積極的參與者,更熱切、有信心地擁抱多種經驗,去理解和學習。
我們很難不與孩子分享自己精彩的童年經驗(例如看過的表演、去過的主題公園或上過的舞蹈課),但過早分享從來不是一件好事,耐心一定會有回報。
當寶寶哭泣的時候,等待可讓你更深入地理解寶寶的需要。多數人會跟隨本能衝動,想要盡快平息孩子的眼淚,然而,我們必須停止將自己的需求投射在孩子身上,不要假設孩子有和我們一樣的需求,而要真正了解孩子想要傳達什麼。
等待孩子的情感表現,讓我們的孩子能夠充分處理自己的情感。孩子的哭聲會挑起我們深深壓抑的情緒,使我們不耐煩、煩躁、不安,甚至憤怒或恐懼。但孩子需要我們不帶評斷地接受他們的感情,也需要我們的鼓勵,允許他們自由表現。
等待孩子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將我們的想法強加給他們,鼓勵孩子成為有耐心的思考者和腦力激盪者。我已看過無數次的奇蹟,我常在孩子遊戲時,很想要展現我傑出的想法,或當我覺得孩子已厭倦,我會很想要提供自己的創意,但我會憋住幾分鐘,對孩子說一些鼓勵的話,例如「人有時候很難知道該做什麼,但你很有創意,我知道你會想出一些有趣的玩法」。這樣的一句話通常會使孩子產生想法,而且孩子的想法往往比我絞盡腦汁的結果還有想像力、更有趣也更適當。
最棒的是,孩子會接收到這些驚人的肯定:
我是個有創造力的思考者和解決問題的能手。
我可以承受困難與挫折。
無聊只是想法產生之前的過渡期(有時候甚至是靈感的泉源)。
直覺或許會讓我們覺得等待表示不關心、不幫助、信心動搖,不過,等待的結果會證明一切。耐心地等待與觀察,常使人覺得違反天性,因此,即使我們明白「等待」會帶來的奇蹟,我們通常還是要非常地努力才能做到。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本文選自世茂出版《不打罵也不寵壞孩子的新時代教養法》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