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曾使人口大幅减少了三分之一?
14世纪的欧洲,爆发了黑死病(鼠疫)。丧命于黑死病的人,多达当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1340年代,欧洲爆发了黑死病。一开始发生在中亚的黑死病,从黑海沿岸散播至欧洲,并且在瞬间就扩散至整个欧洲,像是威尼斯的人口就从原本的11万人,锐减为4万5000人。此外,在法国与英国也有一半以上的人口死亡。
这波黑死病的侵袭一直持续到1370年左右,据说整个欧洲的丧生人数占了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之多。而黑死病这个名称的由来,是因为一但患病,身体就会出现黑色斑点而逐步迈向死亡的缘故。
以黑死病为首的诸多感染疾病之所以会扩散,原因之一就是都市中的污水与垃圾并未妥善处理,而是四处散布。由于在当时的欧洲,水资源非常珍贵,就连洗涤衣物也并不是那么方便。直到欧洲发生工业革命时,人们才了解到恶劣的居住环境跟传染病大有关联,于是慢慢发展出近代的卫生观念。
当时专职的医生为了避免被传染,会带起鸟嘴形状的面罩,在鸟嘴前端会放置预防感染与掩盖臭味的昂贵药材,虽然造型怪异但对比现代口罩来说,成本可是昂贵高级许多。
在黑死病猖獗时,教会和墓地更有着不少以“死亡之舞”为主题的壁画,特色是已成为骷颅的死者牵着活人的手一起跳舞,描绘教皇、国王、农民等等不同年龄段的生者与死者共舞的奇特场景,同时也象征着在死亡之前不管你是谁都一样。
本文出自尖端出版《从零开始的图解世界史笔记》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