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血压控制不良,已经服用了好几种药物依然无效,同时合并肾功能异常等,则应该与你的医师讨论是否有肾动脉狭窄产生次发性高血压的可能!
1名78岁的黄奶奶,从20多岁就发现自己有一点高血压,但一直都没有就医和用药控制。直到住院的1周前,突然因为发烧,呼吸困难到急诊就诊。检查发现收缩压高达200毫米汞柱。
X光检查发现心脏已经出现肥大的状况,加上肾功能不良就被心脏科住院治疗。虽然使用了4、5五种血压药物,但血压还是无法控制得宜。然后安排一系列检验和查后,发现黄奶奶患上肾动脉狭窄,故此安排她接受肾动脉的介入治疗后,高血压的部份得到缓解。
高血压分成:原发性和次发性两种
在高血压的分类上,有一种分类是把高血压分成原发性和次发性两种。90%的病人都是原发性高血压,亦即因为年纪老化、基因、环境等多重原因形成的。但如果是因为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并且可以归究于单一病因则称为次发性高血压。
次发性高血压可能由于肾脏、血管、心脏或内分泌系统相关的疾病所引起的。次发性高血压也可发生在怀孕期间出现。对次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通常是要治疗引起其血压升高背后的病因,从而降低血压和发生相关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包括心脏病、肾衰竭和中风等。
当中产生次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都来自于肾脏疾病,肾动脉狭窄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病因。肾动脉是输送血液至肾脏的动脉,当一个或多个向肾脏输送血液的动脉变狭窄时,便会阻止了富含氧气的血液到达肾脏不足。
在生理需求下,肾脏需要足够的血流量来帮助过滤废物和排除多余的液体,如果流向肾脏的血液减少可能会损伤肾脏组织,并且增加全身的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