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势性低血压是常见的眩晕症状,多数患者会在几秒或几分钟之内恢复,但有一名80岁的李姓老妇,因本身患有多重慢性疾病和药物的影响,每次起床都会感觉头晕和昏厥,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都卧躺在床上,在药物和复健治疗都不见症状改善之下,选择体外反搏(EECP)治疗,逐渐恢复精神和行动能力。
宜兰罗东博爱医院心脏血管中心主任雷孟桓表示,李姓妇人本身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多重慢性疾病,引发自主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病变,身体调控血压的机转失灵,收缩压瞬间下降50至60 mmHg(毫汞柱米),导致严重的姿势性低血压,突然站立起身就会昏厥不起,即使透过升压药物合并倾斜复健治疗,低血压和头晕症状依旧不见改善。
严重性姿势性低血压 升压药物也难治
所谓的「姿势性低血压」,是指人体从平躺姿势变换为坐立或站立时,静脉血液回流不及,心脏动脉输出的血液量无法满足循环需求所产生的低血压现象,容易引发头昏、头疼、视力模糊、虚弱、嗜睡甚至昏厥等症状。研究发现,姿势性低血压是引发脑缺血或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常见改善姿势性低血压的方法为药物治疗和倾斜复健治疗,但上述的李姓妇人情况特殊,经药物和复健治疗也不见改善,经医师建议采用非侵入性的EECP治疗,不需服用升压药物,就明显感觉头晕和运动能力获得改善,能够和以往一样下床趴趴走。而她也成为国内第一个用EECP治疗的姿势性低血压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