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3/15 下午 06:31:23

帶領孩子認識情緒,不能一味壓抑!建議從「喜、怒、哀、懼」4大類開始

(關鍵字: 社交能力 , 情緒知能

人類的情緒非常強大也非常複雜,情緒促使我們發展社交,與重要他人情感連結讓生活有意義。在發展上,孩子先得到父母的關愛,他的任性被接納,在包容中體驗各種感受,了解自己的情緒,學習表達運用,最後他能說「這是我的感受,我知道情緒怎麼了,我可以決定怎麼做。」

人類情緒有3大類,我們會從中定義自己:

1.本能情緒:與生俱來的,有保護與生存功能,例如:喜、怒、哀、懼是全世界通用的基本情緒與表情。本能情緒會直接做出行為,像是害怕就快跑。

2.社會情緒:是社會化後帶有價值觀的情緒,例如:榮譽感、羞恥感。不過,每個文化的定義與內涵不同,如有些地方認為第一名是榮譽,有些地方則認為運動家精神才是榮譽。

3.複雜情緒:由兩種對立情緒所合併,例如對一個人又愛又恨。當生活與人際關係複雜後,感受就不會只有「非黑即白的二分」了,同時對一個人擁有多種感受才符合真實。複雜情緒更需要學習、辨識與消化,否則很容易矛盾困惑,很多人乾脆逃避、壓抑。

情緒知能很重要,可惜社會反倒教壓抑情緒,他們更喜歡「乖乖牌孩子」。成長中孩子壓抑情緒,表面沉默,內在卻消失了,如同作家黎紫書在《野菩薩》一書〈生活的全盤方式〉文章中描述:「那孩子用沉默來承載生活給她的所有考驗。她很安靜,而且不斷加深那安靜以調整她看世界的焦距。她把世界放大了,但世界在另一邊卻逐漸看不清她。然後她會消失,變成浮動的謎。」

兒童期盡早帶孩子學習情緒,可利用繪本裡的情緒畫面、故事、對話,以界定情緒相關的社會情境、反應、宣洩等示範。幼兒園的孩子,建議讀賴馬所著《生氣王子》、《愛哭公主》等譬喻的卡通情節並做討論;小學的孩子則建議讀《我的小小傷口》,它描述現實情境所帶來的各種莫名挫折,釐清他們說不出來的感受。

認識情緒可從基本4大類開始,分別為「喜、怒、哀、懼」,並以能量強弱、正負向區分。強弱是指情緒能量的大小,「正向」表示充滿力量,如「喜」:愉悅、自在、舒服;如「怒」:是被侵犯的保護本能。「負向」表示失去力量,如「哀」:失落(失去、落差)、難受(挫折、被否定);如「懼」:害怕(失控)、痛苦(不能解決)。如下圖所示,先教孩子分辨這些情緒並表達出來。

本文選自新自然主義《教養:夠好,就好》一書

(圖表提供/新自然主義)
(圖表提供/新自然主義)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