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6/30 下午 06:13:20

向人乞讨爱,容易失去自我!好的亲密关系,是能够展现所有的自己

(关键字: 亲密关系 , 自我领导 , 独立个体 , 失去自我

好的亲密关系是双方都能处在「自我领导」状态─彼此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我们在一起不是因为我需要讨爱,而是因为我喜欢和你相处,所以选择让你进入到我的生命中。

「我觉得自己很有问题,我每天都花很多时间查看男友的社群网站─谁按他的贴文赞?他去按谁的贴文赞?我会开始看那些人的帐号,如果是女生,我就会开始检视:她比我优秀吗?她比我漂亮吗?然后我会觉得男友一定和这个人暧昧,就会开始生闷气。」三十岁的苏菲,外表亮丽,工作也非常顺利,朋友常常羡慕她人生很完美、恋情很甜蜜。

而苏菲来到谘商室,正是因为在感情中充满焦虑和不安全感:「我很常吃醋、忌妒,会不断追查男友有没有跟前女友联系,还一直觉得他想跟前女友复合。」苏菲继续说:「我都不敢跟朋友说,其实我会偷偷看他的手机。」

谘商中,我带着苏菲去觉察和辨识她的内在部分,她称那个不断查看男友社群网站贴文的部分「侦探」,而苏菲有另一个部分对于「侦探」充满羞愧:「这个『成熟大人』部分说,妳是成年人了,还有个硕士学位,怎么做这么幼稚的事情!」

我请苏菲问问看「成熟大人」部分愿不愿先到旁边休息,让我们有空间好好理解为什么「侦探」要这么做。接着我请苏菲闭上眼睛去认识这个「侦探」部分:「问问看『侦探』,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不做这些行为,她担心会发生什么事情?」

过一会儿,苏菲缓缓地说:「『侦探』说,她要找出任何男友可能会劈腿的证据,这样哪天如果真的发生时,我才不会措手不及。」

苏菲了解到,原来这个「侦探」不断查看男友的社群网站,是为了帮她「做演练」。这样,当男友真的劈腿时,苏菲才会「准备好」。苏菲也意识到,这个「侦探」在她过往恋情中也都有出现,都不断在帮助她找男友会离开她的证据,因为苏菲内心有位孩子认为:「不会有人真的爱我,每个人都会离开我」。

因为这个受创孩子很怕被抛弃,苏菲有好几位保卫者确保她在恋情中不会被抛弃:「完美女友」部分让她变成男友心中想要的样子;「照顾人」部分常常牺牲自己,替男友做所有事情。但不管付出多少,苏菲还是充满不安全感,所以「侦探」常常出现,寻找蛛丝马迹,替苏菲演练最坏的情境。

这是许多人在亲密关系中的样貌─我们内心受创孩子觉得不被爱,所以不断从亲密关系中乞讨爱。因为害怕被伴侣抛弃,我们的保卫者纷纷跳出来:讨好、牺牲奉献、照顾人、委屈自己、成为别人想要的样子……。

为什么我们在应该要亲密的关系中,需要隐藏自己、假装成其他样子?

你的内心,有个神奇厨房

墨西哥裔作家唐.米格尔.鲁伊斯(Don Miguel Ruiz)在着作 《The Mastery of Love》中提到了「神奇厨房」(Magical Kitchen)这个比喻,他说,想像你有一个神奇厨房,拥有源源不绝的食物,这时如果有人跟你说:「如果你变成我想要的样子,我就给你食物」,你不会答应对方,因为你不但拥有足够的食物,还会大方地跟别人分享你的食物。

鲁伊斯说,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就像是有这个神奇厨房,拥有源源不绝的爱,让我们有足够的爱给自己、伴侣、亲友、以及这个世界。

现在,我们用内在家庭系统(IFS)的角度来看这个神奇厨房比喻。

【情境一】

想像你家有一个神奇厨房,让你有源源不绝的健康食物喂养你的孩子们。你的孩子们都很开心,他们知道不需要抢食物,因为你会给予足够的食物。你不会用「不准吃东西」来惩罚他们,也不会用吃东西来羞辱他们,你相信每位孩子都有吃饱的权利。

某天有个人来敲门跟你说:「如果你变成我要的样子、愿意照顾我,我就会给你的孩子很多披萨和糖果!」你不会答应,因为你有足够的健康食物,能喂饱自己和孩子们。

另一天,有另一个人出现了,这个人自己家里也有一个神奇厨房,有源源不绝的食物喂饱他和自己的孩子。他很喜欢你煮的料理、你们享受一起烹饪的时光,谁都不用担心食物不够、不需要跟对方乞讨食物。

以上是第一种情境,现在,请你想像第二种情境。

【情境二】

你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家,非常贫困,只有一点点食物,你的孩子们常常饿肚子。其中最小的女儿因为很饿,所以每天都在哭。你因为受不了她的哭声,所以把她关在地下室,但每天还是会听见哭泣声,让你很不舒服。因为饥饿,孩子们开始对你失去信任,几位年纪较大的孩子变得很爱控制,不断催促你加紧工作、找到一个可以喂饱他们的人。这些孩子成为了亲职化小孩,开始承担大人的责任,他们会在家翻箱倒柜找食物、以及去地下室安抚妹妹。

有天,那位带着披萨和糖果的人出现了,你的孩子们对终于有食物吃感到欣喜若狂。他们崇拜那位带食物来的人、愿意做任何事情让他开心,你也因为终于不用每天听到小女儿在地下室哭感到开心与松了一口气。

这个人住进你的家里后,开始常常羞辱你、要你照他的规定行事、用不给小孩食物来控制你。

虽然他的披萨一点都不健康也不好吃,但是你的孩子们对于要回到过往饥饿的日子感到非常恐惧,所以就算这段关系多么糟糕,你还是不敢离开。

这是史华兹博士在着作 《You Are The One You've Been Waiting For》中写的比喻故事,听完后你想到什么呢?

请你把这个故事中的「食物」换成「爱」,把你的「孩子」换成「内在部分」,这就是我们许多人在亲密关系中发生的事情─我们大部分的人,就像是第二种家庭状况,因为你的内在孩子觉得不被爱,所以向其他人乞讨爱,并且害怕被抛弃,让你在关系中失去自我。

回到个案苏菲身上,苏菲的内在孩子觉得不被爱,所以当男友出现时,苏菲的内在部分们欣喜若狂:「终于有人爱我们了!」不管感情品质如何,苏菲的内在孩子们很害怕回到过去没有爱的日子,所以她们努力当个完美女友、牺牲奉献照顾对方、确保不会被抛弃。

有多少人的亲密关系,是奠基在这样的恐惧和不安全感之上?

爱自己,是能爱内心所有部分

世界着名婚姻与家庭治疗师艾丝特.佩莱尔(Esther Perel)说:「感情的满意度,来自于你是否爱自己、接纳自己。」在学习IFS后,我终于理解这是什么意思。

过去我总觉得「爱自己」是很抽象的词汇,近年来,「爱自己」更是被商品化,社会大众告诉你「爱自己」就是要买哪些东西、要做医美整型、要塑身节食、要去哪里度假……,当然,这些都没有不好,但若这些行为是保卫者用来逃避面对内心该处理议题的方式,那么不管做多少,你内心受创孩子依旧会觉得自己不够好。

如同苏菲,不论她的保卫者做多少事情,让自己看起来完美,她内心受创孩子依旧觉得自己不被爱。我在谘商中要帮助苏菲进到「自我」状态,带着她去认识、理解、以及爱她的内在部分。

爱自己,就是指能够爱你内在所有部分。

我想到另一位男性个案丹,今年四十多岁的丹,和伴侣很常吵架,他的妻子觉得丹完全不理解她、也不表达自己的感受。处理伴侣议题时,我常常会带着个案反思:和伴侣互动时,你的哪些内在部分被触发?

丹观察到,当妻子问「你今天工作还好吗?」时,会觉得自己被指责,认为妻子在质疑他的工作能力,所以就会充满防卫地冷淡回覆、然后进到房间看电视不说话。

「如果你愿意的话,让自己回到妻子讲那句话的当下,然后觉察你的身体。

那个当下,你观察到什么?」我问。

「胸口很沉重,然后很快感受到脸颊发烫、有股能量想要冲出来。」丹说。

「试着跟这个身体感受待在一起,如果让这个身体感受带着你回到过去,有什么画面、文字、或想法冒出来吗?」我问。

丹发现这个胸口沉重感是来自一位七岁的小男孩。在丹成长过程中,母亲非常严厉,时常羞辱他,这位七岁小男孩携带着沉重的信念,觉得「我就是很糟糕、什么都做不好。」

而脸颊发烫、有股能量要冲出来的感觉,丹也很熟悉。青少年时期,丹对于母亲的批评有许多愤怒,但当时母亲因经历父亲外遇而悲伤,所以丹不敢对母亲表达任何愤怒。每当愤怒要冲出来时,「逃避」部分就会出现,让丹转身沉浸打电动的世界、把愤怒压下去。

「听起来,你内在那位小男孩被冻结在七岁,总是觉得自己不够好。他无法区别『现在』和『过去』,会把你伴侣说的话当作是妈妈的批评。你的『愤怒』部分也被冻结在青少年阶段,仍旧觉得不能表达愤怒情绪,于是每当感到愤怒时,『逃避』就会出现,让你开始看电视、打电动。」

丹的内在部分被冻结在过去,持续用过去的信念和模式来面对现在的亲密关系。这些内在部分不知道丹已经四十多岁了,有能力处理情绪,还有一位很愿意聆听他、想要跟他有情绪连结的伴侣。

虽然苏菲和丹都因为伴侣议题来到谘商室,但真正要处理的,是他们内心被冻结在过去的保卫者和被放逐孩子。苏菲和丹都需要练习回到「自我」状态,成为内在系统的领导者,去好好爱内心的孩子们。

三采文化《拥抱你的内在家庭:运用IFS,重新爱你的内在人格,疗愈过去受的伤》/留佩萱着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