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12/16 下午 05:21:52

加做肠胃镜 助找出神经内分泌肿瘤

(关键字: 神经内分泌肿瘤 , 神经内分泌肿瘤资讯网 , 郑祖耀

如果肠胃道有久治不愈的老毛病,有可能不只是肠胃不适的小问题,而是神经内分泌肿瘤作怪,医师建议这类患者,健康检查时最好加做肠胃镜,有助于早期发现此恶性肿瘤并确诊,以提高存活机率。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會分泌荷爾蒙的惡性腫瘤,主要發生在胰臟及胃腸道器官,但病徵多元,容易遭忽略或被誤認為其它疾病。(攝影/張雅雯)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会分泌荷尔蒙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胰脏及胃肠道器官,但病征多元,容易遭忽略或被误认为其它疾病。(摄影/张雅雯)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会分泌荷尔蒙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胰脏及胃肠道器官,病征多元,包括小肠道出血、腹泻、腹痛、血便,脸部潮红、头晕、盗汗,皮肤起红疹、心悸,呼吸道气喘、咳嗽等,容易遭忽略或被误认为其它疾病;甚至有些患者因症状不明显,常拖到晚期才被确诊。

台大医院胃肠肝胆科医师郑祖耀表示,以国外文献推估,台湾每年新增的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约700人,近年来由于民众较有健检观念,且加做胃镜与大肠镜检查的意愿提升,以胰脏神经内分泌肿瘤为例,从10多年前初发现时肿瘤大小平均约8公分、现在约可在2公分时就提早发现,有助于提高存活率。

病友陈老师去年底健检时,发现胰脏癌指数异常,再接受进一步断层扫瞄与切片,并在今年4月开刀切除60%的胰脏以及全部的脾脏。他原本以为自己罹患胰脏癌,但其实是胰脏神经内分泌肿瘤,之后透过病友座谈会以及运用「神经内分泌肿瘤资讯网」,帮助他更了解自己的疾病,目前恢复状况良好,已重回校园教书。

台北荣总血液肿瘤科医师陈明晃表示,若发现老毛病治疗2次以上还查不出原因,建议转往大型医院进行神经内分泌肿瘤进一步诊断。在治疗方面,目前以手术开刀为首选;若无法手术切除或已转移,目前有mTOR抑制剂以及血管抑制剂等标靶药物可使用。

癌症希望基金会呼吁,针对神经内分泌肿瘤不易辨识的特性,民众应把握「久病不轻忽,问题藏玄机,健检加做点,报告要多问」的原则,也就是不要忽略长久不愈的小毛病,并鼓励患者看到自己的切片报告时,要向医师询问自己属于哪种细胞分类,进一步归类为一般癌症或是神经内分泌肿瘤,才能更正确的照顾好自己。

11月10日为全球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日,癌症基金会表示,目前已有中文神经内分泌肿瘤资讯网,提供正确认识疾病与互动的交流平台,欢迎民众善加利用。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