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是女性常见的疾病,病患每年新增5万名,且内膜异位好发在卵巢部位,形成单侧/双侧巧克力囊肿,患者会出现月经失调、慢性骨盆腔疼痛、性交痛、囊肿破裂造成急性骨盆腔疼痛,尽管切除囊肿,仍有20-50%的机率复发。
历经多次巧囊切除手术,恐导致正常卵巢组织功能大受影响
子宫内膜是指每个月月经来潮所剥落下来的组织,当这些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地方,随着月经周期不 断的生长,就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若长在卵巢称「巧克力囊肿」,在侵犯到子宫肌肉层则称「子宫肌腺症」。
TFC台北妇产科诊所生殖中心林时羽副院长指出,许多女性患者因历经多次巧囊切除手术,导致正常卵巢组织功能大受影响,卵子数量少,后续生育问题变得十分棘手;近几年,国际各大生殖医学会更逐渐凝聚共识,建议患者勿多次动刀清除巧克力囊肿,并且在手术前应与医师讨论未来的生育计划。
巧克力囊肿不利怀孕,破坏正常器官结构导致卵巢库存量变少
巧克力囊肿本身是良性的疾病,但已有研究证明,子宫内膜异位的局部组织所分泌的化学物质,对卵和胚胎是有毒物质,不利怀孕;且随着囊肿增大,也会因为破坏正常的器官结构导致卵巢库存量变少。林时羽医师表示,过去传统方式是采取直接切除,但是,卵巢是生育之根本,怀孕前应审慎评估治疗方式;「巧克力囊肿是否为真的肿瘤」、「剥除复发率高的巧囊是否有意义」近几年引发医界讨论,原则上在处理巧克力囊肿时,破坏性愈小愈好,若巧克力囊肿太大,还是建议将囊肿内容物清理,避免有毒物质危害卵子与胚胎。
巧克力囊肿组织在怀孕的过程中会受到压抑而萎缩,怀孕本身对巧囊是治疗的方式之一
林时羽医师也提醒,最佳治疗时机就是怀孕前。因巧克力囊肿的组织在怀孕的过程中会受到压抑而萎缩,所以怀孕本身对巧囊是治疗的方式之一,且依过去临床经验,怀孕一次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控制效果大约五年,故也建议有生育计划的患者「早点生」,或「缩短第一、二胎的间隔」,就可能解决长年困扰的经痛等症状。
过去林时羽医师就有1例28岁不孕患者,双侧卵巢都有大约8公分的巧克力囊肿,正常卵巢组织大受挤压,评估卵巢库存量所剩不多,若切除将导致怀孕困难加倍。为尽量帮她保留正常卵巢组织,决定不切除巧克力囊肿,试管疗程前两个月仅运用腹腔镜在双侧卵巢囊肿上打小洞,将内容物清洗干净以降低局部的发炎,取卵后辛苦培养出两颗囊胚,第一次疗程植入一颗就成功让患者生下宝宝。更特别的是,产后回诊要讨论巧囊后续处理,经超音波检查却发现两侧囊肿消失无踪,该患者不久后即自然受孕。
林时羽医师表示,不孕门诊里有不少患者年纪轻轻就做过2、3次卵巢手术,卵巢库存量检测值异常低,呼吁女性朋友别忽视多次手术对生殖系统的破坏性。现今生殖医学科技虽可帮助难自然受孕的患者,卵巢和子宫仍是非常重要,尤其是卵子数量几乎决定了一半的成功,卵巢早衰的患者集卵十分辛苦。
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范围,无论是巧克力囊肿、腹腔沾黏造成输卵管角度受限而不通畅,或位于子宫肌肉层的腺肌症,都是精卵受孕到胚胎着床必经之路,子宫更要承受胎儿10个月的成长;林时羽医师举例,像腺肌症导致子宫肌肉层较无弹性,患者妊娠期间容易有早产的迹象,若孕前有开刀处理腺肌症,缝合须非常谨慎,避免怀孕时有子宫裂开的风险。因此,医师须仔细评估手术所能成就的治疗,是否超过破坏结构带来的伤害,为患者保住生育能力,应避免造成难以回复的结果。
出现严重经痛,建议提早诊断是否肇因子宫内膜异位症
提醒,女性若出现严重经痛,建议提早诊断是否肇因子宫内膜异位症,除了持续追踪之外,建议预先冻卵保存生育力,避免巧克力囊肿破坏卵巢组织;此外,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治疗时机就是孕前,及早诊断有助于调整人生规划,减少为病痛付出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