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华,因为感冒到诊所看病,吃了药不到几分钟,身上便长满了突起的疹块,且会痒。
老吴,爱喝酒,因为痛风发作到医院求诊,便开始服用降尿酸药物来控制尿酸高的问题,二周后皮肤开始起疹子,而且渐渐蔓延到全身,甚至嘴巴的黏膜都破了。
王妈妈因为常常腰酸背痛,求医时打了一针后,嘴巴和眼睛肿,渐渐觉得喉咙紧起来,呼吸越来越困难,且血压下降。
这些病人到医院求诊后,都证实了是因为药物过敏所造成
根据台湾健保局的统计台湾人每年吃掉约七百亿元台币的药,每张处方笺开药的品项高达4.1项,是先进地方的二倍以上,中国人真的这么喜欢吃药吗?,依海外的研究报告指出因服药产生药物过敏的机率约为百分之五,成人的药物过敏更高达百分之十四,而且有越来越多的趋势,对于层出不穷的药物过敏我们怎能不谨慎呢?
药物过敏有哪些征兆和症状
一般而言药物过敏可分为立即型和缓慢型两种情况,当你吃了药或打针后,几秒钟或几分钟后有症状出现,这就是立即型,轻则只是皮肤出现荨麻疹般的红肿或红疹且会痒,重则出现嘴唇或眼睑水肿,喉咙紧呼吸困难甚至休克。而缓慢型的是吃了药大约要在数天后才有症状,刚开始皮肤有一些会痒的疹子或者像箭靶状的病灶,接着嘴巴破,皮肤有脱皮﹑长水泡如烫伤一样等严重情况发生。
何种人易有药物过敏?哪些药物易引起过敏?
个人的体质如遗传因素,是扮演药物过敏的一个重要角色,许多的研究指出具有某型人类白血球抗原(HLA)的遗传基因对阿斯匹灵﹑盘尼西林或胰岛素比较会过敏。过敏家族(有异位性皮肤炎﹑过敏鼻炎或气喘)也较易有药物过敏;年纪越大药物过敏也越多。当然药物本身的化学结构﹑剂量﹑给予的次数与方式﹑服药的长久﹑药物之间的反应等皆会影响过敏与否。临床上最易产生药物过敏的药以抗生素(盘尼西林﹑安比西林﹑磺胺剂)﹑止痛消炎药(阿斯匹灵﹑非类固醇抗发炎药)﹑降低尿酸合成药物﹑抗癫痫药物等最常见。
预防药物过敏
预防药物过敏的不二法门,就是避开对个人会过敏的药物,虽然血液和皮肤试验可以给予我们某种程度的事先预防,鼓励病人建立自己的药历档案,以便有药物过敏产生时,医生能准确判断哪种药物会造成过敏,下次不要再吃哪些药物乃是最有效的方法,千万不要忽视药物过敏带来的灾害(轻者如荨麻疹,重者有致命性的危险),更希望有药物过敏的病人能将药名登录在小卡片(请医生或药师协助)并随身携带,就医时提供参考,如此才能把药物过敏的危险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