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7/6/29 下午 03:34:53

人生最后一里路,善终是否也该好好规划?

(關鍵字: 大腸癌 , 安寧療護 , 黃姚儒 , 預立遺囑

(情境图片/华人健康网提供)
(情境圖片/華人健康網提供)

此法的重点是:具完全行为能力的人 ,对病情与医疗选项有优先知情 、选择与决定的权利透过预立医疗照护咨询(Advance Care Planning,ACP)、预立医疗决定(Advance Directions,AD),在符合5种特定临床条件其中之一时,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医疗,并且预先找好医疗委任代理人,如果将来昏迷或无法清楚表达意愿时,代理自己表达意愿。同时为了让病患更有尊严且舒适的度过晚年,台湾卫福部自2006年起推动预立安宁缓和医疗注记于台湾健保IC卡计划。

除了癌症末期的病人可以主动预立医疗决定、签署安宁缓和医疗意愿书之外,非癌症的末期病人,亦可以会请安宁缓和的医生讨论和评估是否适用安宁治疗、评估维生医疗抉择,进而讨论是否呼吸不顺时要不要插气管内管等医疗抉择。若是在加护单位或呼吸照护病房之无好生活质量、但尚称稳定之卧床病人,家属还是可以先讨论评估维生医疗抉择,进而带到善终可能的准备。

世界卫生组织于2002年最新定义︰安宁缓和照顾为面对威胁生命之疾病的病人与家属的一种照顾方式,其目标是藉由早期侦测及完善的医疗评估与处置疼痛及其他身、心、靈的问题,预防及减缓痛苦,以达提升生活质量之目标。

安宁缓和医疗必非“放弃治疗”、“去安宁病房等死”;简而言之,安宁缓和是更积极地从“人”的角度,去治疗生理、心理及灵性的不舒服,做到善终的结果。

更进一步的说,除了癌症末期,包含许多非癌症、慢性疾病末期的病人也适用安宁缓和医疗。而缓和医疗、针对身心灵不舒服的治疗,不是要等到末期才开始、可以与积极治疗平行并进;并非在积极的手术、化放疗中,就必须忍耐这些身心灵上的不适。选择安宁医疗不是等死、更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在疾病无法治愈时,提供最适切、舒适、尊严的医疗和照护、如家的环境与温暖的关怀。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