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5/7 下午 07:27:08

失智迷途不知返 小工具找回家的路

──【家有失智者】專題

(關鍵字: 失智症 , 湯麗玉 , 迷路 , 台灣失智症協會 , 走失

最新的全國失智症盛行率調查發現,國內6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20名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而讓家屬和照護者最感困擾的就是「迷路」和「走失」,擔心失智長者一出門就回不了家。對此,台灣失智症協會提供幾個小撇步做為參考。

失智症患者因認知功能受損,常有外出迷路、走失的情況。
失智症患者因認知功能受損,常有外出迷路、走失的情況。

掩飾性裝置 預防失智老人外出迷路

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失智症長者因疾病造成認知功能受損,外出時經常發生迷失方向、忘記回家路途的情況。長者若有走失疑慮或曾經迷路經驗者,家屬或照顧者可善用以下方法,降低長者獨自外出、走失的風險,甚至幫助茫然的長者盡快回到溫暖的家。

  1. 住家門口裝設掩飾性警示鈴,或在門把吊掛鈴鐺,就像便利超商的門鈴一樣,遇到家人進出時會發出聲音,藉以讓照護者提高警覺,及時掌握失智長者的行蹤,避免獨自外出而增加走失的風險。

  2. 若是中度以上的失智長者,認知功能變差,此時可在門口裝設窗簾掩飾,讓長者誤以為窗戶,也就不會做「開門」的動作,減少外出的機會。

  3. 善用友善社區和守望相助的概念,事先告知社區管理員、住家附近的派出所員警、長者常去的店家和鄰里長,讓大家瞭解家中有失智患者,若發現其有獨自外出的情況,可藉故留下聊天,且及時通知家屬接回,以免走失。

找到回家的路 善用3科技防走失

除了上述方法,失智症協會建議家屬也能利用「指紋捺印」、「愛心手鍊」和「衛星定位」等方式,讓失智症患者迷路時,可透過警方和社福單位協助,盡快找到回家的路。

【指紋捺印】

民眾遇到迷路的失智者,多會就近送到附近警察局,若失智患者在警政系統有指紋建檔資料,將能在最短時間內透過指紋辨識特徵確認身份和居住地,進一步聯絡家人,因此建議家屬或監護人若發現失智患者有走失之虞,可到各縣市的指定警察局接受指紋捺印建檔。

湯麗玉表示,若失智長者對到警察局「壓手印」有排斥感,或認為「自己沒犯罪,為什麼要到警察局?」此時可透過團體活動,卸除患者防衛心,在便衣警察不著痕跡的協助下,完成指紋捺印的動作。此外,民眾也可上網搜尋「自行指紋捺印」,下載自行捺印專用指紋卡,提交警政單位完成建檔。

【愛心手鍊】

「愛心手鍊」上頭的編號可連結到社福單位的資料庫,找到失智迷路長者的家人。(圖片╱取材自台灣失智症協會網站)
「愛心手鍊」上頭的編號可連結到社福單位的資料庫,找到失智迷路長者的家人。(圖片╱取材自台灣失智症協會網站)

不同於指紋捺印是向警察單位申請,愛心手鍊的申請管道是「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失蹤老人協尋中心」或縣市政府社會局。愛心手鍊刻有24小時防走失的服務專線0800-056-789,只要告知服務人員手鍊的編號,就能馬上聯絡到患者家屬,讓患者在最短時間內接長者回家。不過,愛心手鍊有外型粗獷、容易拔脫的缺點。

【衛星定位】

透過個人衛星定位器,家屬可快速找到失智患者的所在位置,及時幫忙找到回家的路。(攝影/駱慧雯)
透過個人衛星定位器,家屬可快速找到失智患者的所在位置,及時幫忙找到回家的路。(攝影/駱慧雯)

常見的個人衛星定位器有手錶型、手機型和B.B. call型,失智長者外出時隨身攜帶,家屬就能透過衛星定位瞭解所在位置,也能讓長者在迷路時發出緊急求援的需求。

不過,個人衛星定位器的申請流程複雜,首先需經醫師診斷證明,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再向各縣市的輔具資源中心申請輔具評估,隨後向所在地公所社會課申請核定,核定通過後需在6個月內完成購買衛星定位器。整個流程預估要1年,但依病症程度和家庭經濟能力等因素綜合考量,分別享有5千至1萬元的補助。

湯麗玉提醒,使用衛星定位器的民眾,家屬不要忘記幫忙充電,且患者外出時務必攜帶,最好是和平常會帶出門的東西放一起。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