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7/25 上午 01:49:47

年纪大宿便多 饭后常按摩4部位

──【「老」是便秘】专题

(关键字: 肠胃 , 按摩 , 陈玫妃 , 宿便 , 倦怠

随着年纪增长,老年人普遍有肾气虚弱的体质问题,病症常反应在肠胃消化系统,尤以宿便多、肠胃蠕动和排便困难居多。中医师建议,除了可透过中药材调理以润肠理气,平日也可以在饭后多按摩左下腹和其他肠胃穴位,帮助排便顺畅。

老人家常有腹脹、排氣不順的倦怠困擾,陳玫妃中醫師建議每餐飯後按摩腹部,可幫助腸胃蠕動,改善倦怠。
老人家常有腹胀、排气不顺的倦怠困扰,陈玫妃中医师建议每餐饭后按摩腹部,可帮助肠胃蠕动,改善倦怠。

中医师陈玫妃表示,老人家的生理功能退化,肠子润液分泌减少,肠胃蠕动趋缓,但因肾气较虚,不宜采「泻」的治疗方式,必须以「补」的方式,加强润肠、疏肝理气,促进肠胃蠕动,减少倦怠的机率。

中药滋阴补肾 改善老人倦怠

中医临床上,常以麻子仁丸为调理处方,年纪大且倦怠情况严重者,可再加入滋阴的麦门冬、补血的生地,以及可生津止渴的玄参,刺激肠液分泌,增加肠子湿润度,促进蠕动。

有些人倦怠容易有肚子闷胀的「膨风感」,主要是因气不调、肠胃蠕动慢引发宿便增多所致,此时可使用枳实、厚朴等药材帮助理气,提高肠胃蠕动率。

促进肠胃蠕动 饭后按摩4部位

除中药调理体质之外,陈玫妃中医师建议每餐饭后也可多按摩腹部和胃肠等相关穴位,帮助肠胃蠕动和排气,改善便便不通的情况。每天按摩时间约10至15分钟。

  • 按摩部位1:以肚脐为中心,依着肠道走向顺时钟按摩,若遇到左下腹出现硬块,肚子胀气,通常是因宿便所引起,可增加按摩频率和力道,或使用可帮助疏肝理气的薄荷油,刺激结肠反射和运动,帮助排气,改善倦怠的症状。

按摩部位示意圖。
按摩部位示意图。

  • 按摩部位2: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缘外侧凹陷处下方3寸,约4指宽,属于阳明胃经的穴位之一,经常按摩可平衡肠胃蠕动。

穴位示意圖。(攝影/黃志文)
穴位示意图。(摄影/黄志文)

  • 按摩部位3:属于阳明大肠经中的曲池穴、二间穴和三间穴。曲池穴位于手肘横纹外侧端,弯曲时可发现明显凹陷处;二间穴位于食指桡侧、第二掌指关节前;三间穴则是食指桡侧、第二掌指关节后方。

  • 按摩部位4:属于肺经的鱼际穴和孔最穴,多按摩可清肺热、降肠火,促进正常代谢。鱼际穴位置在手掌心、大拇指根部和手腕连线的中点;孔最穴则位于前臂掌面内侧,腕横纹上约7寸处。

穴位示意圖。(攝影/黃志文)
穴位示意图。(摄影/黄志文)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报区

拥有更多的健康知识以及专题报导

你是哪种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