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8/6/15 下午 07:43:32

你真的了解你的孩子吗?来自凶手母亲的自白

(關鍵字: 親子溝通 , 自殺 , 酗酒 , 精神病

(图片非当事人,仅为示意)
(圖片非當事人,僅為示意)

一九九七年夏天,狄伦的朋友札克开始跟黛文约会,黛文也成了他的女友。奈特也开始和一名女孩交往。但这点我们几乎没察觉─狄伦仍跟札克一起消磨时间,札克、黛文、狄伦三人也都会一块玩,他也和奈特及其他朋友一起厮混。可是札克交了女朋友,让狄伦觉得自己遭到背叛。由此又可见,实际情形跟狄伦眼中的现实大相径庭。

札克遇见黛文、坠入爱河的那年夏天,狄伦和艾瑞克越来越常一块厮混,艾瑞克的名字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一如既往,那年夏天狄伦也多次写到自杀的事,但直到秋天,关于杀人的事都只字未提。

即使两人已开始策划,狄伦还是在这些最私密的纸页上偷偷吐露心声:他相信在有机会实行计划前,他就会亲手了断自己的性命。提及想自杀的念头近两年后,狄伦终于在一九九八年六月道别。“这大概是我写的最后一则日记了。我爱自己次于我爱永恒吾爱。永别了。”

约莫高三时,有一晚狄伦告诉我:“艾瑞克疯了。”

我回答:“你这辈子一定会跟难搞的人打交道,我很高兴你够机灵,会自行判断。”我告诉他,我和他爸对他很有信心,相信不管是独自一人还是跟朋友在一块,他都能做出明智选择。

看来是我们错了,可是当时我们都不晓得狄伦有这么大的问题。我根本不知道情形真会如此危险,也不了解狄伦口中“疯了”的意思。比起狄伦其他朋友,跟艾瑞克相处的确得处处费心,我也在一场足球赛上见识到他的喜怒无常,不过问题远更严重。

艾瑞克跟狄伦一样都有写日记,会私下以文字抒发内心最深处的想法与感受。他的日记黑暗无比,不堪入目,充满残酷的图像和绘画,通篇是强暴、肢解、大搞破坏的幻想,还在不只一处提到要让全人类灭亡。朗曼博士写道:“狄伦和艾瑞克的日记内容及风格截然不同。艾瑞克的日记充满自恋地纡尊降贵、嗜血愤怒的言语,狄伦则着重描述孤独、忧郁、反刍、执着于寻找爱。艾瑞克画武器、画纳粹符号及军人;狄伦则画爱心。艾瑞克渴求性爱,幻想强暴别人;狄伦则渴望找到真爱。”

读了他的日记后,不少我请教过的专家都认为,说艾瑞克身上有精神病态的特征也不为过。至于狄伦,当然人死了不可能诊断(无论如何,由于青少年大脑仍在发育,只有在当事人满十八岁后,才能正式做出精神病态的诊断)。即使如此,艾瑞克的确符合不少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精神病态患者通常缺乏同理心且爱挑衅。最重要的是,精神病态患者(又称反社会人格者;有些专家会区别两者,但多数人认为两者没两样)没有良心,而有良心的人才会产生罪恶感。他们不假思索就能漫天扯谎,常是操弄人心的高手。有些心理学家及精神科医生相信精神病态是可治愈的。我请教过的专家却不以为然。并非每个精神病态都是罪犯或虐待狂,但要是他们像艾瑞克那样误入歧途,可能会变得十分危险。

有监于科伦拜高中血案,二○○一年有人针对青少年校园枪手做了研究,发现两件有趣的事。一是在三十四名青少年校园枪手中,有百分之二十五为两人结伴犯案,与常是单独犯案的成人狂暴杀手不同。司法心理学家瑞德.梅洛伊(Reid Meloy)博士是针对特定族群的暴力、威胁评估的专家,也是这篇论文的作者。他告诉我,由这些致命双人犯可见,父母必须多加注意孩子的交友状况。此研究发现的第二件事是:通常双人犯的其中一人是精神病态,另一人则易受他人左右,个性依赖,郁郁寡欢。

狄伦与艾瑞克之间的互动似乎正是如此。狄伦在艾瑞克的毕业纪念册上洋洋得意吹嘘自己霸凌别人,私底下却在日记中透露自己感到羞耻愧疚,并发誓再也不会重蹈覆辙。这跟他在地下室录影带中装腔作势的样子很像。狄伦的感受、他在艾瑞克身边的言行举止、他的所作所为,三者间俨然有硕大鸿沟。

健康情報區

健康情報區

擁有更多的健康知識以及專題報導

你是哪種族群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