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傍晚進行高強度運動或重量訓練,表現會比較好;至於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和生理時鐘之間的關聯性則較不顯著。平時我們仰賴手錶來得知時間,其實大腦裡也有個生理時鐘在記錄日夜循環。
為了研究人類在太空中失去日夜時間感的後果,1962年一位法國科學家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地底洞穴住了62天,他沒帶手錶或任何計時裝置,地面上的人也無法與他聯繫。
每天起床、吃飯、睡覺時,他會向地面人員打信號以記錄作息時間,看看在失去時間感的環境裡,人的作息會變成什麼樣子。每天他睏了就睡,餓了就吃。雖然不見天日,也無從得知時間,他的作息竟然維持著24 個小時又30 分鐘的日夜循環。
由此可證明,人體裡也有一個生理時鐘在持續運轉,這個時鐘不僅掌管我們的作息循環,還控制了我們的內分泌、體溫、食慾、以及運動表現。
研究運動科學的學者於是想到,運動表現是否會隨著生理時鐘變化?我們又是否可以配合生理時鐘以獲得最佳訓練效果?答案是:確實可以!
健身練肌肉,傍晚做最好!
科學家發現做爆發型、力量型、無氧的運動,例如重量訓練,在傍晚4∼8點之間表現最好,早上6∼10點反而是力量最差的時刻。
根據不同研究的數據,早上跟傍晚的運動表現差距在3∼ 21%之間。換句話說,傍晚的肌肉力量可能比早上高出3 ∼ 21% 不等。2009 年的研究甚至發現,重量訓練在傍晚做,得到的肌肥大效果比早上做多了0.8%(未達統計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