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在一早起床或整理衣柜时,就开始连打好几个喷嚏,接着出现流鼻水、鼻塞;或在社交及工作场合,拿着一包卫生纸,难为情的猛擤鼻涕,严重时甚至出现头痛、嗅觉障碍、结膜炎的情况。这些场景并不陌生,因为过敏性鼻炎是台湾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大约四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此疾病,其中有80%的患者好发于20岁之前,若父母双方都有过敏病史,则小孩得到过敏性鼻炎的年龄更会提前。此外气喘与过敏性鼻炎息息相关,治疗过敏性鼻炎也有助于气喘症状的改善。
鼻炎的种类
只要鼻部黏膜出现发炎就称为鼻炎。而引起鼻炎的原因,除了过敏之外,还有病毒或细菌感染、内分泌问题、药物引起(药物性鼻炎)、职业病(例如:化学品、溶剂)或是自律神经失调等。当患者因为鼻部症状来求诊,我们必须获得正确的病史和详细的鼻部检查,来区分鼻炎的原因。
大致上鼻炎可以分为过敏性(allergic)跟非过敏性(non-allergic)。过敏性又分为季节性(seasonal)与全年性 (perennial);非过敏性鼻炎分为感染性的(infectious)及非感染性的(non-allergic non-infectious)。前者最常见的就是病毒感染,也就是感冒,或是细菌引发的继发性感染;后者有所谓的血管运动性鼻炎(vasomotor rhinitis)、NARES(non-allergic rhinitis with eosinophilia syndrome),或是药物性鼻炎(rhinitis medicamentosa )等。
值得一提的是,因鼻与鼻窦相通,常一并发生感染,若症状在5 天后加剧或超过10天,则需怀疑是否合并细菌感染,须与其他鼻病区分,此时并不需要例行鼻窦X 光检查;轻症且无合并症者,可不需使用抗生素,以避免产生抗药性。
避免环境中的过敏原
过敏性鼻炎的发生,除了患者本身的体质,还得接触到过敏原才会诱发症状出现。疾病的严重程度与持续时间跟环境中过敏原的浓度有正相关。所以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第一步,就是预防,也就是避免接触到过敏原。在台湾,最常见的过敏原因是尘螨(dust mites),要避免其接触有几种方法:
在卧室内不要铺地毯或是放有毛柔软的玩具。
良好室内通风及尽可能维持湿度在 50% 以下。
使用防尘螨寝具。
每周清理房间内的家具。
穿进房间的或放置在房间内的衣服、被单、枕头套,用摄氏60度的水清洗。